[實用新型]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11793.6 | 申請日: | 201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351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姜永福;路曉彤;鐘彬;黃威;許志加 | 申請(專利權)人: | 鐵道部運輸局;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6/00 | 分類號: | H04W5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1008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車 同步 操控 通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無線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重載運輸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GE公司的LOCOTROL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最暢銷的集成分布式動力控制系統,已在北美、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重載列車中得到成功運用。該系統主要包括操控系統模塊、MMI顯示模塊、CCBII機車空氣制動系統、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可以對機車動力分配和空氣制動實行最佳控制,使車鉤受力大大減小,列車中各機車提供的氣流(空氣波)大大改善制動性能。
無線數據通信系統是LOCOTROL系統的一個關鍵環節,LOCOTROL系統通過無線通信實現嚴密的控制邏輯,組合列車的主控機車廣播操控命令,通過無線信道傳送到各個從控機車,各個從控機車根據接收到的操控命令自動控制從控機車實現同步操作。同時從控機車也傳送本地機車的狀態信息到主控機車,以便主控機車隨時了解系統的狀態。
利用LOCOTROL系統可以開行組合列車,將單次列車的運輸能力成倍提升,以此解決鐵路重載運輸中單次列車的運輸能力提升的瓶頸問題。
原有的LOCOTROL系統普遍采用450M/800M無線電臺模塊作為其通信設備。這種方式在中國鐵路應用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一)模擬通信之上已有傳統的列調、無線車次號傳輸、列尾風壓等應用,已處于不堪重負的狀態;(二)模擬通信的傳輸距離只有3-5公里,并且隨著距離的增加,通信質量處于下降狀態;(三)模擬通信容易受到天氣、地形、電磁等干擾,信號穩定性差;(四)大秦線大多處于山區,地形復雜,隧道多,信號質量很差。因此原有的LOCOTROL系統的通信系統并不適合在大秦線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包括:
用于將機車接入GSM-R網絡的GSM-R通信模塊;
用于接收所述機車的指令并將該指令傳遞給所述GSM-R通信模塊、通過所述GSM-R通信模塊完成所述機車和地面應用節點之間的無線數據通信的主控板;
用于為所述GSM-R通信模塊和所述主控板供電的電源模塊;
其中,所述主控板通過串口和所述GSM-R通信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模塊分別與所述主控板、所述GSM-R通信模塊連接。
如上所述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其中,所述主控板包括CPU、以太網卡、串口擴展板、存儲器、看門狗模塊、實時時鐘、復位按鍵,所述以太網卡、所述串口擴展板、所述存儲器、所述看門狗模塊、所述實時時鐘、所述復位按鍵分別與所述CPU連接。
如上所述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其中,所述電源模塊包括EMI濾波器、電壓變換模塊,所述EMI濾波器與所述電壓變換模塊連接。
如上所述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采集所述機車和所述地面應用節點之間的通信數據,并將所述通信數據傳輸到地面上的服務器上的監測板,所述監測板和所述GSM-R通信模塊連接。
如上所述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其中,所述主控板、所述GSM-R通信模塊、所述電源模塊、所述監測板均為兩個;
其中,兩個所述主控板之間通過以太網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采用GSM-R通信模塊和主控板將機車接入GSM-R網絡,實現了基于GSM-R網絡的機車與地面應用節點的通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車同步操控通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控板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源模塊1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鐵道部運輸局;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鐵道部運輸局;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117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