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及刀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9040.0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9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沈赤衛;補聲軍;胡安智;湯平漢;王凌;蘭志鋼;王輝;張永唯;楊杰;李應虎;張發貴;蘭鍵;李匯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高峰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8/02 | 分類號: | B23K28/02;B23K5/18;E21B29/06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8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井 刀頭 硬質合金 刀片 布置 方法 | ||
1.?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用碳化鎢焊條在刀體的前刀面上堆焊一層碳化鎢顆粒堆焊體,將碳化鎢顆粒堆焊體的前端面堆成一塊矩形平面;在堆焊矩形平面的同時將一些硬質合金刀片按一定規律鑲嵌在矩形平面上,其嵌入深度大于硬質合金刀片的高度C的1/2,其露出矩形平面之外的切削方向的菱邊設有切削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刀片包括矩形刀片和三角刀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一定規律鑲嵌在矩形平面上是將三角刀片鑲嵌在矩形平面底部;將矩形刀片按行列排列鑲嵌在矩形平面其余部分;三角刀片與矩形刀片露出矩形平面的高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刀片按行列排列在矩形平面其余部分是指矩形刀片長度A方向順著矩形平面的長度方向排兩列以上,列間距大于矩形刀片厚度B;相鄰兩列之間的矩形刀片交錯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刀片露出矩形平面之外的切削方向的菱邊設有切削刃,切削刃的厚度δ為0.2~0.3mm;切削刃的前角α為10~20°,后角β為5~10°。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的前角α為12°,后角β為8°。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鉆井內割刀頭上硬質合金刀片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α與矩形刀片或三角刀片的切削面之間通過圓弧R過渡連接。
8.按權利要求1-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構成的刀頭,包括刀體(1),其特征在于:刀體(1)的前刀面上設有一層碳化鎢顆粒堆焊體(2),碳化鎢顆粒堆焊體(2)上設有矩形平面(3),矩形平面(3)的底部鑲嵌有三角刀片(5),矩形平面(3)的其余部分鑲嵌有按行列排列的矩形刀片(4);行間距D小于矩形刀片(4)的長度A,列間距大于矩形刀片(4)的厚度B,矩形刀片(4)和三角刀片(5)的嵌入深度大于矩形刀片(4)的高度C的1/2;相鄰兩列之間的矩形刀片(4)交錯排列;矩形刀片(4)和三角刀片(5)上設有切削刃(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刀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7)的厚度δ為0.2~0.3mm;切削刃(7)的前角α為10~20°,后角β為5~10°。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刀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7)的前角α為12°,后角β為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高峰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高峰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90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鍋爐尾氣余熱回收裝置
- 下一篇:通信機房空調溫度節能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