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無線網絡的低開銷緩存數據發現機制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9117.1 | 申請日: | 201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7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維剛;劉享;黃一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0 | 分類號: | H04W24/00;H04W28/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27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無線網絡 開銷 緩存 數據 發現 機制 | ||
1.無線自組織網絡中實現協作式緩存中的緩存發現技術。本技術基于樹結構的緩存維護機制。其特征是在Ad?hoc網絡中所有網絡節點整體邏輯上保持一種樹結構,每個網絡節點保存整個網絡樹結構和其所在子樹所有節點的緩存映射信息。
當無線網絡中任一個節點需要數據時,先在其本地查詢,查詢不到即進行橫向和縱向雙向轉發查詢請求。橫向查詢是本發明的重點。
縱向查詢,查詢請求沿著請求節點(N1)到根節點(GW)的路徑依次查詢轉發,邏輯上縱向查詢路徑體現為請求節點到根節點的樹干。因縱向查詢最大跳數即請求節點到GW的跳數,可設為TTL,即橫向和縱向查詢的最大跳數都不應超過TTL。
橫向查詢即根據樹結構,請求節點將查詢請求發向與其是遠親的鄰居節點(邏輯上至少3跳)。實行過程是每個節點首先判定是否滿足查詢轉發條件(是遠親且沒轉發過此查詢請求),若滿足則進行本地查詢,否則丟棄Q。本地查詢若成功,則返回應答,否則轉發Q。
每個查詢請求中都保存請求節點到GW的距離TTL,在橫向查詢中,節點在每次轉發時將查詢請求中的TTL減1,當TTL為0時,所收到請求的節點即停止查詢。并不進行任何應答。
當無線網絡中不存在請求的目標緩沖時,GW直接向外網發出數據請求。
發出請求的節點接受數據后,若保存副本,將更新其緩存映射表,繼而更新其縱向所有節點緩存映射表。
2.根據權利1所描述的緩存發現技術,其關鍵特征是通過樹結構完成雙向查詢,即從一個請求節點向樹的主干發出查詢請求(縱向),轉發查詢請求至遠親兄弟節點(橫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911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