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間偏粳型水稻半矮稈光敏不育系的選育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3911.5 | 申請日: | 201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87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童繼平;閆雙勇;韓傲男;蘇京平;馬忠友;孫林靜;李素敏;王勝軍;劉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紅星 |
| 地址: | 300112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間 偏粳型 水稻 半矮稈 光敏 不育 選育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品系的選育方法及應用。更具體地說是一種中間偏粳型水稻半矮稈光敏不育系Y98149JS的選育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日本等國的重要糧食作物。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生產國之一,水稻生產在我國的糧食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的水稻育種,經由20世紀60年代的矮稈良種化和70年代的雜交良種化,成功地利用了源于我國秈稻品種低腳烏尖的隱性半矮稈基因sd-1和水稻雜種優勢,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國和世界水稻的產量水平。但隨著品種良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改良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據報道,亞洲栽培稻種內的遺傳距離和亞種內類型之間的遺傳距離大體相當,而目前我國水稻育成品種及其親本之間的遺傳距離卻不及亞種間遺傳距離的一半;我國南方秈稻75%的育成品種具有sd-1矮源血統。秈粳亞種間雜交可以大幅度拓寬雜種的遺傳基礎,提高F1代的生物學產量,但秈粳亞種雜種F1代株高超親又構成了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的瓶頸。因受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我國乃至世界水稻育種的產量水平,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沒有出現大的突破。
矮稈資源是水稻品種優良株型得以實現的基礎。水稻矮生性的遺傳有主基因控制的質量性狀遺傳和多基因控制的數量遺傳兩種方式。生產上應用的水稻矮稈基因主要是隱性單基因。已報道的有sd-1,sd-g和?sd-s(t)等,其中sd-1被稱為綠色革命基因。有關水稻顯性矮稈基因的報道卻不多。杉木重雄、巖田伸夫通過γ射線處理農林8號獲得了顯性多蘗矮生突變體。黃國泰、周開達報道云南半矮品系DI為顯性矮稈,但其顯性作用不明確。朱立宏等對日本矮源KL908進行的研究表明,其矮生性受一對弱部分顯性基因控制,基因表達受遺傳背景影響較大。
矮稈基因利用的單一化及隱性化,導致了水稻選育品種遺傳背景趨同,已經成了阻礙我國水稻品種產量潛力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新的矮稈基因,尤其是顯性矮稈基因的發掘利用,將有助于解決矮稈基因利用的隱性化和單一化的問題,對拓寬水稻選育品種的遺傳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顯性矮稈資源還可以在雜交水稻育種研究中直接運用,若將其應用與秈粳雜種優勢利用中,還可有效解決秈粳亞種雜種后代的株高超親問題。因而其在水稻高產超高產育種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將所選育的攜帶水稻顯性半矮稈突變基因和光敏的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粳型光敏不育系Y98149S,與攜帶水稻顯性半矮稈突變基因的秈型水稻高世代品系01E1-188進行人工雜交,遺傳重組,進而選育新的中間偏粳型水稻半矮稈光敏不育系,提供雜交水稻尤其是亞種間雜交水稻品種選育之用,為解決水稻高產與高產育種過程中的株高超親問題探索新的資源途徑。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中間偏粳型水稻半矮稈光敏不育系Y98149JS的選育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攜帶水稻顯性半矮稈突變基因和光敏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粳型光敏不育系Y98149S為母本,與攜帶水稻顯性半矮稈突變基因秈型水稻高世代品系01E1-188進行人工雜交,在遺傳分離世代,對分離群體中植株個體的雄性不育性和秈粳分型性狀進行嚴格選擇,所選育得到的中間偏粳型半矮稈光敏不育系Y98149JS。
本發明所述的水稻半矮稈粳型光敏核雄性不育系Y98149S指的是水稻顯性半矮稈突變體Y98149與粳型光敏核雄性不育系4008S雜交選育而成的半矮稈粳型光敏核雄性不育系(雜交選育方法詳見《安徽農業科學》2005,33?(10):?1789-1790)。
本發明所述的水稻半矮稈秈型水稻純系材料01E1-188指的是水稻顯性半矮稈突變體Y98149與秈型水稻品種華粳秈74(粵審稻200002號、贛審稻2002013)雜交選育而成的秈型水稻半矮稈品系。
本發明所述的Y98149JS的應用方法,其特征是以所選育的半矮稈中間偏粳型水稻半矮稈光敏不育系Y98149JS為母本,以水稻雄性不育恢復系為父本,配制雜交水稻組合而應用于水稻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未經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39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深淺孔結合降低爆破大塊率的臺階爆破法
- 下一篇:游離堿度控制系統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