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雙離合器變速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0474.1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73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S.P.莫爾曼;P.C.倫德伯格;J.R.茨奧科維斯基;B.M.奧爾森;C.S.格???/a>;J.D.亨德里克森;C.J.溫格茨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61/40 | 分類號: | F16H61/40;F16H61/688;F16H61/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紹輝;楊楷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離合器 變速器 方法 | ||
1.一種對變速器中的雙離合器和多個同步器進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在下游與加壓液壓流體源流體連通的第一離合器致動器子系統來選擇性地致動所述雙離合器;
利用在下游與所述加壓液壓流體源流體連通的第二離合器致動器子系統來選擇性地致動所述雙離合器;
控制到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離合器致動器子系統的液壓流體的壓力,使得所述雙離合器中的每個離合器均以期望的扭矩接合;以及
利用多個致動器來致動所述多個同步器,其中所述多個致動器中的每個致動器在下游與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連通,并且所述多個致動器中的每個致動器在下游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中相應的一個同步器控制螺線管連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中的每個同步器控制螺線管均在下游與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流體連通;以及
其中,通過控制從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到所述多個致動器的液壓流體流來使所述多個同步器中的每個同步器接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利用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來控制所述液壓流體的壓力,所述液壓流體被傳送至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中的每個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以及傳送至所述多個致動器中的每個致動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以控制從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傳送至所述多個致動器的液壓流體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與所述多個致動器的各致動器中的多個第一腔室連通,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中的每個同步器控制螺線管各自與所述多個致動器的各致動器中的多個第二腔室中的一個腔室連通,其中所述多個第一腔室中的每個腔室設置在可動構件的與所述多個第二腔室相對的側上,并且其中所述可動構件互連至所述同步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包括輸出以及在下游與所述加壓液壓流體源流體連通的輸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中的每個同步器控制螺線管均包括輸出以及在下游與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的輸出流體連通的輸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個致動器包括均具有第一輸入和第二輸入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動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動器的所述第一輸入在下游與所述同步器壓力控制螺線管的所述輸出流體連通,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動器的所述第二輸入各自在下游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同步器控制螺線管的所述輸出中的一個輸出流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致動所述第一離合器致動器子系統包括:致動在下游與第一離合器流量控制螺線管流體連通的第一離合器致動器,所述第一離合器流量控制螺線管在下游與第一離合器壓力控制螺線管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一離合器壓力控制螺線管在下游與所述液壓流體源流體連通;并且其中,致動所述第二離合器致動器子系統包括:致動在下游與第二離合器流量控制螺線管流體連通的第二離合器致動器,所述第二離合器流量控制螺線管在下游與第二離合器壓力控制螺線管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二離合器壓力控制螺線管在下游與所述液壓流體源流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到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離合器致動器子系統的液壓流體的壓力包括:基于離合器扭矩與致動器位置的關系來計算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離合器壓力控制螺線管所用的指令壓力水平;由每個離合器的位置估計每個離合器的離合器壓力,以便建立跨相應離合器流量控制螺線管的期望的壓力勢;以及向每個離合器流量控制螺線管施加指令電流,使得所述雙離合器中的每個離合器以期望的扭矩接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047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