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壓泵及其分配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1873.1 | 申請日: | 2011-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4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湯如龍;李建濤;李繼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10 | 分類號: | 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鵬;逯長明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泵 及其 分配閥 | ||
1.一種分配閥,用于高壓泵,所述高壓泵包括泵送機構(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閥包括設有上腔(21)的上閥體(2)、設有下腔(31)的下閥體(3)及隔離所述上腔(21)和所述下腔(31)的中間隔板(4);所述上腔(21)連通有介質進口(22),所述下腔(31)連通有介質出口(32)及分別與所述泵送機構(1)的兩個輸送缸(11)連通的第一接口(33)和第二接口(34);
所述分配閥還包括可旋轉并沿軸向串接所述上閥體(2)和所述下閥體(3)的閥芯(5),并所述閥芯(5)與所述上腔(21)內的上腔隔板(23)將所述上腔(21)分隔為與所述介質進口(22)擇一連通的第一腔體(211)和第二腔體(212)、且所述閥芯(5)與所述下腔(31)內的下腔隔板(35)將所述下腔(31)分隔為與所述介質出口(32)擇一連通的第三腔體(311)和第四腔體(312);
所述第一接口(33)與所述第三腔體(311)連通,所述第二接口(34)與所述第四腔體(312)連通;并所述中間隔板(4)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腔體(211)與所述第三腔體(311)的第一連通孔(41)、及連通所述第二腔體(212)與所述第四腔體(312)的第二連通孔(42);
隨著所述閥芯(5)正轉,所述第一腔體(211)與所述介質進口(22)中斷連通,所述第三腔體(311)與所述介質出口(32)連通;所述第二腔體(212)與所述介質進口(22)連通,所述第四腔體(312)與所述介質出口(32)中斷連通;
隨著所述閥芯反轉,所述第一腔體(211)與所述介質進口(22)連通,所述第三腔體(311)與所述介質出口(32)中斷連通;所述第二腔體(212)與所述介質進口(22)中斷連通,所述第四腔體(312)與所述介質出口(32)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5)包括設于所述上腔(21)中的上密封板(51)及設于所述下腔(31)中的下密封板(52),所述上密封板(51)與所述上腔隔板(23)分隔所述上腔(21)為所述第一腔體(211)和所述第二腔體(212),所述下密封板(52)與所述下腔隔板(35)分隔所述下腔(31)為所述第三腔體(311)和所述第四腔體(312)。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隔板(23)包括與所述閥芯(5)同軸的上圓弧板(231)、連接所述上圓弧板(231)和所述上腔(21)的周向側壁的上直板(232)及分別設于所述上圓弧板(231)兩側的第一密封彎板(233)和第二密封彎板(234);
所述上密封板(51)包括第一密封部(511)和第二密封部(512),隨著所述閥芯(5)正轉,所述第一密封部(511)卡在所述第一密封彎板(233)上以便中斷所述第一腔體(211)與所述介質進口(22)的連通;隨著所述閥芯(5)反轉,所述第二密封部(512)卡在所述第二密封彎板(234)上以便中斷所述第二腔體(212)與所述介質進口(22)的連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5)包括設于所述上圓弧板(231)中的轉軸(53),所述第一密封部(511)通過第一彎臂(541)連接于所述轉軸(53)上,所述第二密封部(512)通過第二彎臂(542)連接于所述轉軸(53)上;
所述第一彎臂(541)由所述上圓弧板(231)的開口伸出并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部(511)可卡在所述第一密封彎板(233)上;所述第二彎臂(542)由所述上圓弧板(231)的開口伸出并使得所述第二密封部(512)可卡在所述第二密封彎板(234)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18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