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床組裝裝置和利用該機床組裝裝置組裝機床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5880.0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46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松岡亮佑;杉川淳;山口將司;中島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P21/00 | 分類號: | 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王小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床 組裝 裝置 利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通過組合多個部件來組裝機床的機床組裝裝置,以及利用這種機床組裝裝置來組裝機床的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機床是通過組合多個部件而構成的。例如,一些組合頭(見日本特開專利公報No.10-337633)由包括第一齒輪箱、第二齒輪箱和前面板的三個主要部件構成。在現有技術中,通常是在第一站以堆疊方式接合第一齒輪箱和第二齒輪箱,將第一齒輪箱和第二齒輪箱輸送到第二站,并且此后以堆疊方式將前面板接合至第二齒輪箱。
具體地,在第一站中,將第一齒輪箱放置在第二齒輪箱上,然后使第一齒輪箱和第二齒輪箱相互接合。這時,第二齒輪箱定位得比第一齒輪箱低。
在從第一站輸送的第一齒輪箱和第二齒輪箱的組件到達第二站之前,在設置在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間的顛倒站中,將第一齒輪箱和第二齒輪箱的組件完全顛倒。
在第二站中,將前面板放置在第二齒輪箱上,并使前面板和第二齒輪箱相互接合。
所述組件是借助于諸如輥子傳送機等的傳送裝置從第一站經由顛倒站輸送到第二站的。
如上所述,用于組裝組合頭的裝配線包括用于使組件在顛倒站完全顛倒的顛倒機構和用于在各站之間傳送組件的傳送裝置。因此,整個組裝系統大且復雜,并且需要大的安裝空間。此外,不易于減少在每個站處理組裝過程的工人的數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總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機床組裝裝置。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空間較小的機床組裝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以減少的操作費用操作的機床組裝裝置。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容易實施并且成本低的組裝機床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于通過組合多個部件來組裝機床的機床組裝裝置,該機床組裝裝置包括:工作臺,該工作臺供放置第一部件;第一支撐機構,該第一支撐機構具有臂以用于支撐所述第一部件;擺動機構,該擺動機構用于使所述臂擺向和擺離所述工作臺;旋轉機構,該旋轉機構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撐機構旋轉;第二支撐機構,該第二支撐機構用于支撐第二部件;以及引導構件,該引導構件用于引導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和所述第二支撐機構這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以使該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相互靠近以及相互遠離地相對運動;其中,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定位在所述工作臺和所述第二支撐機構之間,并且當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借助于所述旋轉機構旋轉時,所述臂面對所述工作臺或所述第二支撐機構。
所述機床組裝裝置按如下方式操作:在使所述臂達到水平姿態并且將所述工作臺上的所述第一部件安裝在所述臂上之后,使所述臂擺動到直立位置。在使所述第一支撐機構旋轉之后,使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和所述第二支撐機構相互靠近地相對運動,以使支撐在所述第二支撐機構上的所述第二部件抵靠所述第一部件。此后,所有部件被組合成機床。
不同于根據相關技術的裝配線,根據本發明,不需要具有多個工作站,諸如用于將第一齒輪箱和第二齒輪箱組裝在一起的第一站、用于將前面板安裝在所述第一齒輪箱和所述第二齒輪箱的組件上的第二站,以及顛倒站等。因此,還不需要具有用于在上述站之間傳送所述組件的傳送裝置。由于上述原因,所述機床組裝裝置結構簡單,并且大大減小了用于放置所述機床組裝裝置的安裝空間或者操作所述機床組裝裝置的工作空間。
因為所述機床組裝裝置至多由幾個操作員操作,所以操作所述機床組裝裝置所需的操作員的總數比操作員被分配到相應的站的情況少得多。
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可以旋轉,所述臂可以擺動,并且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和所述第二支撐機構可以通過操作員的手動操作而不是通過電動致動器來相互靠近和相互遠離地相對運動。所述機床組裝裝置可因此在不需要電源的情況下操作。因此,可以在沒有可用電源的地方操作所述機床組裝裝置來組裝機床。因此,能以降低的成本操作所述機床組裝裝置。
所述機床組裝裝置優選地還應包括用于升降所述第一支撐機構的升降機構。在要將第三部件安裝在支撐在所述臂上的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可由所述升降機構升起,升起距離取決于所述第三部件的厚度。因此,所述臂可達到水平位置以將所述第一部件放置在所述第三部件上,使得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面抵靠所述第三部件的上端面。
由于上述原因,所述升降機構也應通過操作員的手動操作來操作,而不是通過電動致動器來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8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產多晶硅棒的方法
- 下一篇:圖像處理系統和圖像處理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