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文件的讀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2709.4 | 申請日: | 201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2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焦旭東;陳志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F1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文件 讀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文件的讀取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能提高讀取速率的文件的讀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硬盤的技術也隨之發展。一般硬盤中具有至少一磁盤(disk)以儲存大量的文件,硬盤并可通過以機械動作移動一讀寫臂(read?write?arm)以及讀寫頭(read?write?head)的方式讀取遍布于磁盤上的數據。硬盤中常采用各種文件系統(file?system)以管理硬盤中保存的大量文件。例如文件系統能夠將磁盤的多個磁軌(track)分割為多個扇區(sector),并以扇區為單位進行數據的讀寫。
讀取文件時,需要依序確定文件的所有邏輯區塊地址,并將邏輯區塊地址映像成多個物理區塊地址,才能確定欲讀取的文件的每一物理區塊所在的磁盤、磁軌以及扇區。讀取文件時,最花費時間之處在于移動讀寫臂以將讀寫頭固定在特定磁軌上的機械動作。硬盤廠商為了改進讀寫效率,主要靠提高硬盤的轉速;轉速越快,用戶存取數據時間也就越短。但由此做法確會衍生出磨損加劇、溫度升高或是噪聲增大等負面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文件的讀取方法,減少讀取時所需進行的移動讀寫臂的機械動作,而大幅提升讀取速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文件的讀取方法,其用以讀取一硬盤的至少一文件,其中文件對應硬盤中的多個物理區塊(physical?block)。文件的讀取方法包括:檢測硬盤的一文件系統類型;依據文件系統類型,讀取文件的一地址信息;依據地址信息,得到與物理區塊對應的多個物理區塊地址;將物理區塊地址排序得到一物理地址表,其中物理地址表中的物理區塊地址以遞增或遞減的順序排列;以及依照物理地址表,以一第一讀取手段讀取文件的物理區塊。
其中第一讀取手段可包括:開啟一暫存區(buffer);依照物理地址表,依序讀取文件的物理區塊,并依序將讀取的每一個物理區塊所對應的一邏輯區塊填入暫存區;以及將填滿的暫存區做為文件的一數據源(data?source)。
第一讀取手段還可包括:累計一讀取計時器(timer);以及當讀取計時器到達一讀取時限時,將目前的暫存區做為文件的一數據源,并重置(reset)讀取計時器。
文件系統類型可以是分層文件系統(Hierarchical?File?System,HFS)或分層文件系統加(Hierarchical?File?System?Plus,HFS+),且地址信息為延伸紀錄(ExtRec)所指向的延伸數據紀錄(extent?data?record)。文件系統類型也可以是文件配置表32(File?Allocation?Table?32,FAT32),且地址信息為文件配置表。文件系統類型還可以是新技術文件系統(New?Technology?File?System,NTFS),且地址信息為運轉表(runlist)。
此外,文件的讀取方法還可包括:檢測文件的一文件大小;以及當文件大小大于一讀取上限時,以一第二讀取手段讀取文件的物理區塊。
綜上所述,文件的讀取方法能夠減少讀取時所需進行的移動讀寫臂的機械動作,而大幅提升讀取速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范例的文件的讀取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一實施范例的邏輯區塊與物理區塊的方框示意圖;
圖3為一實施范例的第一讀取手段的流程圖;
圖4A-圖4D為一實施范例的暫存區的方框示意圖;
圖5A-圖5D為還一實施范例的暫存區的方框示意圖;
圖6為還一實施范例的第一讀取手段的流程圖;
圖7為還一實施范例的文件的讀取方法的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
20?????????文件
201-205????邏輯區塊
30?????????硬盤
3001-3030??物理區塊
40?????????暫存區(第一暫存區)
401-405????暫存區塊
41?????????第二暫存區
411-415????暫存區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的詳細特征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并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權利要求范圍及附圖,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的目的及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27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與玻璃的封接的方法
- 下一篇:細粒物料分選與分級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