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近圓形鋼絲圈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764.2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1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丁玉華;單國玲;鄭乾;于飛;谷寧;高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37/00 | 分類號: | B21F37/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鮑光明 |
| 地址: | 2642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形 鋼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橡膠輪胎領域,詳細講是一種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用近圓形鋼絲圈。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工程機械輪胎鋼絲圈在輪胎運行時是輪胎受力的主體。目前,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的鋼絲圈一般是圓形鋼絲圈和六邊形(也可以稱作六角形)鋼絲圈。圓形鋼絲圈,如圖1所示,為法國米其林獨家采用的技術,優點胎圈部位應力集中很小,由于米其林申請了專利且對成型進行了技術封鎖,目前沒有任何廠家可以仿制,缺點使用多種直徑鋼絲,開發周期長且極難成型,設備昂貴等。而一般的廠商使用的是六邊形鋼絲圈,如圖2所示,優點纏繞程序簡單、成型簡單,設備便宜,缺點輪胎使用過程中胎圈部位應力易集中,容易出現早期圈部損壞,所以設計輪胎結構時需要增加對此部位進行加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近圓形鋼絲圈,能較大幅度減小胎圈部位應力集中,成型相對容易,防止出現早期圈部損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近圓形鋼絲圈,由相同直徑的鋼絲排列組成截面為近似圓形結構,其特征是:近似圓形結構的由上半部分、中間部分及下半部分組成,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分為至少是五邊形結構,中間部分自上而下鋼絲數量以(n-1)-n-(n-1)-n-(n-1)形式排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六邊形鋼絲圈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能較大幅度減小胎圈部位應力集中,成型相對容易,防止出現早期圈部損壞。
?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背景技術中圓形鋼絲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背景技術中六角形鋼絲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中?1.上半部分,2.中間部分,3.下半部分,4.鋼絲。
?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在圖3中,本發明由相同直徑的鋼絲4排列組成截面為近似圓形結構,近似圓形結構的由上半部分1、中間部分2及下半部分3組成,上半部分1及下半部分3為是五邊形結構,中間部分2自上而下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18-19-18-19-18形式排列。上半部分1自下而上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17-16-15-14-13-10-7形式排列,下半部分3自上而下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17-16-15-14-13-10-7形式排列。形成了基于對稱軸上半部分1與下半部分3對稱形式。
實施例二
在圖4中,本發明由相同直徑的鋼絲4排列組成截面為近似圓形結構,近似圓形結構的由上半部分1、中間部分2及下半部分3組成,上半部分1及下半部分3為是五邊形結構,中間部分2自上而下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18-19-18-19-18形式排列。上半部分1自下而上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17-16-15-14-13-12-9-6形式排列,下半部分3自上而下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17-16-15-14-13-10-7形式排列。形成了基于對稱軸上半部分1與下半部分3不對稱形式。
本發明上半部分1及下半部分3為至少是五邊形結構,中間部分2自上而下鋼絲4數量(單位:根)以(n-1)-n-(n-1)-n-(n-1)形式排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7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摩托車聯動制動裝置
- 下一篇:太陽能熱水器高效、節能的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