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LED照明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42481.0 | 申請日: | 2011-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0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付彥霞;董翔宇;托馬斯·賴納斯;謝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7/04;F21V1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照明 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LED照明裝置,包括:印刷電路板(1),布置在所述印刷電路板(1)上的至少兩個彼此并排地布置的LED光源(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射器(3),所述反射器(3)包括一個中心反射面(3a)和對稱地布置在所述中心反射面(3a)的兩側的至少一對邊緣反射面(3b),其中,所述中心反射面(3a)用于限定出來自所述LED光源(2)的光線產(chǎn)生的光形的展寬,所述邊緣反射面(3b)用于使其所反射的光線彼此疊加,以消除各個所述邊緣反射面(3b)所反射的光線在所述光形中形成的亮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反射面(3a)和所述邊緣反射面(3b)設計成遠離所述LED光源(2)的彎曲的長條狀反射板。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邊緣反射面(3b)與穿過所述反射器(3)的光軸(Y)和所述中心反射面(3a)的縱向對稱中心線的對稱面(S)形成夾角,其中從最外側的所述邊緣反射面(3b)開始,各個所述邊緣反射面(3b)與所述對稱面(S)的夾角逐漸增大。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LED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2)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對稱面(S)。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LED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所述LED光源(2)的方向上看,與所述中心反射面(3a)連接的所述邊緣反射面(3b)的邊緣疊置在與之相鄰的所述邊緣反射面(3b)的邊緣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LED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LED光源(2)的LED芯片的邊緣之間的距離小于3.22mm。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LED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2)的數(shù)量為三個。
8.一種用于制造LED照明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驟:
a)提供具有至少兩個彼此并排布置在印刷電路板(1)上的LED光源(2)的光源;
b)提供一個中心反射面(3a),限定出來自所述LED光源(2)的光線產(chǎn)生的光形的展寬;
c)提供在所述中心反射面(3a)的兩側對稱地布置的至少一對邊緣反射面(3b),其中,所述邊緣反射面(3b)所反射的光線彼此疊加,以消除所述光形中由各個所述邊緣反射面(3b)所反射的光線形成的亮紋。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LED光源(2)布置為使得相鄰的所述LED光源(2)的LED芯片邊緣之間的距離小于3.22mm。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調整各個所述邊緣反射面(3b)與穿過所述反射器(3)的光軸(Y)和所述中心反射面(3a)的縱向對稱中心線的對稱面(S)的夾角,使得從最外側的所述邊緣反射面(3b)開始,各個所述邊緣反射面(3b)與所述對稱面(S)的夾角逐漸增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248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鐵道車輛用電氣產(chǎn)品
- 下一篇:人機交互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