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渦流葉輪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41648.1 | 申請日: | 2011-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5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久斌 |
| 主分類號: | F04D29/22 | 分類號: | F04D2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流 葉輪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增壓設備、真空設備、噴霧設備、霧化設備等的葉輪部件,具體是一種渦流葉輪。可廣泛用于流體加壓、輸送等領域。可作為水泵、氣泵、風機、空氣壓縮機、吸氣設備、真空泵、噴霧設備、霧化設備等的葉輪使用,可產生更高壓力,可更加節(jié)能。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葉輪,主要有離心葉輪等,普遍存在能耗高、噪音大、造價高等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渦流葉輪,采用全新的增壓方式,充分利用流體運動,利用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增的渦流,使流體自動從渦流中心區(qū)吸入渦流中,使流體在從渦流中心到渦流外圍的運動過程中受渦流影響,在圓周運動離心力的作用下從渦流室中甩出。利用渦流實現(xiàn)能量緩沖,避免流體與渦流葉輪運動部件產生直接撞擊造成大量能量損耗,避免渦流葉輪因流體撞擊損傷,可大大提高渦流葉輪轉速,可大大提高對流體增壓的壓力,可產生更高壓力。
渦流場對渦流中的物體存在一個揉搓、分離的力,這個力隨渦流轉速的提高同步提高。這個力可以很好地使流體被分離、摻混均勻,利用這一點可以很好地避免泵的汽蝕問題;也可以更好的促進化學反應;也可以使液體與空氣更好的混合均勻,使氣流形成更均勻的噴霧。利用渦流的摻混作用,使噴射氣流成為噴霧氣流,可以形成很好的霧化效果,可以產生超細霧滴,可以產生出高壓噴射氣霧。本渦流葉輪可以使液體與氣流充分混合,使液體被氣流充分切割,使液體與氣流充分分離、混合,可以形成納米級霧滴,霧滴可以達到極小,本渦流葉輪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需要霧化設備的領域。本渦流葉輪可作為風機或噴霧器葉輪,可用于金屬火焰噴涂、用于霧化冷卻領域、霧化干燥領域、發(fā)動機燃料霧化、重油霧化、水煤漿霧化、印染中的顏料霧化、農藥噴灑、滅火噴灑、增濕、消毒、除異味、造霧、制藥、吸入法給藥治療等諸多領域。
本渦流葉輪利用渦流的摻混作用,使水泵更好地避免氣蝕。利用渦流使化學反應更加充分,使本渦流葉輪或裝配本渦流葉輪的水泵或風機可以作為反應器使用,可以更好的促進化學反應,可創(chuàng)造出特殊的物理、化學反應條件,可加速化學反應速度,提高反應效果。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渦流葉輪,包括輪體,輪體上設置傳動軸連接裝置,輪體內設渦流室,渦流室中部開設渦流室進口,渦流室外周設置多個導葉,導葉表面為弧面結構,導葉外緣處圓弧面的切線與輪體半徑間夾角為A1。輪體外壁上設置環(huán)形凹凸擋體。渦流室進口邊緣到渦流室內腔邊緣的徑向距離與渦流室進口邊緣到輪體外緣的徑向距離的比例選擇0.618∶1。導葉表面弧度與渦流葉輪外緣弧度相等。A1的角度為30度左右。A1的角度為0度左右。導葉相互之間形成流道,流道向葉輪外緣出口逐漸收縮。渦流室內壁軸向厚度向軸心方向逐漸加厚。渦流室向邊緣逐漸變薄。兩個渦流葉輪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渦流葉輪,每個渦流葉輪的渦流室進口開口方向分別朝向渦流葉輪的兩端。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利用全新的增壓方法,充分利用了圓周運動和流體運動。本渦流葉輪利用渦流實現(xiàn)能量緩沖,避免流體與渦流葉輪運動部件產生直接撞擊造成大量能量損耗,避免渦流葉輪因流體撞擊損傷,可大大提高渦流葉輪轉速,可大大提高對流體增壓的壓力,可產生更高壓力。大大降低了噪音、振動、磨損等,可大大提高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具有制造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維護費用低、使用壽命長、增壓效果好、可產生更高壓力、壓力從低到高任意調節(jié)、壓力范圍寬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增壓設備領域。可用它作為多種水泵、風機、氣泵、離心式壓縮機等的葉輪使用,可廣泛用于流體增壓、輸送等領域。
本渦流葉輪可使水泵實現(xiàn)大流量、高揚程、低能耗等功效,可實現(xiàn)更高轉速,可用高速單級泵取代多級泵。可使氣泵產生更高壓力。可使風機大大降低噪音、降低能耗、提高風壓、提高流量,可產生更高風壓。可使壓縮機產生更高壓力。可使霧化設備產生納米級霧滴,可產生高壓氣霧。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主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中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實施例之一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實施例之二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實施例之三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實施例之四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7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實施例之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8是本發(fā)明渦流葉輪實施例之六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久斌,未經陳久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16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從橄欖葉中提取純化橄欖苦甙的方法
- 下一篇:帶微風發(fā)電裝置的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