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移栽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6500.4 | 申請日: | 2011-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8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王猷;何紹坤;胡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移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動移栽機,尤其是一種能在鋪膜后的起壟上移植農作物幼苗的電動移栽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幼苗在育苗田中長成壯苗后,都要將幼苗移栽到大田中繼續生長。對于需要密植的農作物而言,由于移栽過程耗時費力,勞動強度大,直接影響了移栽的工作效率。同時因手工操作不規范而使幼苗移栽差異較大,直接影響幼苗的生長。因此,有必要采取機械化手段在鋪膜后的起壟上進行農作物的移栽。
現有移栽機主要是膜上移栽機,它們都遵循“零速移栽原理”進行設計,即行走機構做連續的向前移動,移栽機構向下運動,將苗送入土中,兩個運動共用一臺動力機,通過內聯合成,使鴨嘴的軌跡從地面上看為一條曲線,在這條曲線上有一個點,在這個點處,行走機構的前進速度和移栽機構的向后運動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移栽作業最理想的點。但大量實驗發現:由于土壤存在高低不平、軟硬不一等情況,導致行走機構的向前運動速度是一個隨機的波動量,而移栽的向后運動速度是固定的,所以兩者很難實現匹配。事實上,由于鴨嘴從入土到出土有一段時間,使得理論上的“零速移栽”在實踐中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當土地表面不覆膜或植物株距較大時,上述缺陷表現不明顯,但當需要在覆膜的土地上種植株距較小的植物時,則膜會被扯壞,導致移栽失??;而且,在覆膜的土地上種植株距較大的植物時,即使不把膜扯壞,也會使膜的開口較大,失去保墑保濕的作用。
依據“零速移栽原理”,現有膜上移栽機的移栽機構只能設計為能使鴨嘴實現曲線運動的機構,導致鴨嘴在土中的運動軌跡為一條曲線,使地膜的開口較大,難以達到農藝要求。此外,現有膜上移栽機結構復雜、成本較高,而且都使用內燃機做動力,燃油成本高,難以大面積推廣使用,而且污染環境,對某些要求高的農作物難以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利用獨立驅動分別前移和移栽動作的電動移栽機,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移栽效率和質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電動移栽機包括帶行走輪的機架1,安裝在機架1前部的驅動電機3和蓄電池5,與機架尾部鉸連的轉向機構12,分別安裝在機架1中部上端兩邊的兩個導苗筒11和中間位置的移栽電機6,位于移栽電機6下方的曲柄運動機構7和移栽機構8;機架1前部為輪架結構、中部為高起的移栽機構支架結構、尾部為與轉向機構連接的尾架結構,高起的移栽機構支架中部有兩根相互對稱并與移栽機構相互配合的直立導軌10、兩邊為內側帶上下碰塊9的立桿;移栽機構8包括左右對稱的兩套苗斗8-10、以及通過曲柄運動機構7使它們張合并隨之上下運動的移栽控制機構,兩套苗斗8-10分別位于兩個導苗筒11的下方并與其同軸,每套苗斗8-10由兩個對稱的半圓錐筒形移栽鴨嘴8-1拼合而成,整個移栽機構8位于機架1中部兩側的立桿之間,其移栽控制機構的碰桿(8-8)與立桿上的碰塊9相對應;驅動電機3通過減速鏈輪機構4與行走輪2的輪軸鏈連接,,驅動移栽機移動一個株距后減速或停止;移栽電機6為兩邊輸出結構,前、后兩套曲柄運動機構7的上端分別與移栽電機6兩邊的輸出軸連接、下端分別與移栽機構8上端兩側鉸連。蓄電池5為驅動電機3和移栽電機6通過電能,通過驅動電機3和移栽電機6,分別控制整個移栽機的水平移動和移栽機構8的垂直上下運動,使整個移栽機的移動速度和移栽的速度無固定內聯關系,根據不同的植物幼苗移栽要求分別進行調節。當移栽鴨嘴8-1在土壤中的時候,驅動電機3驅動移栽機減速或停止,保證移栽的效果較好,對地膜的損害最小,移栽電機6通過曲柄運動機構7帶動移栽機構向下運動,完成幼苗的移栽。
所述移栽控制機構包括前后對稱的兩塊掛板8-2及夾于其間兩端的兩塊滑槽8-4、穿固于掛板中間的掛板軸8-3、左右對稱的兩個移栽鴨嘴8-1;每個移栽鴨嘴8-1由對稱的兩套半錐筒形苗斗8-10,一端帶部分齒輪、另一端帶拉釘8-5的杠桿8-9,碰桿8-8,拉伸彈簧8-6和鉸軸8-7組成;杠桿8-9、鉸軸8-7、碰桿8-8和苗斗8-10的上端固接為一體,苗斗8-10、杠桿8-9和碰桿8-8又通過鉸軸8-7鉸接在掛板8-2上,拉伸彈簧8-6套于兩個同側杠桿8-9兩端的拉釘8-5上,鉸軸8-7的圓心與杠桿8-9端頭的部分齒輪圓心重合;掛板8-2通過掛板軸8-3與前、后兩套曲柄運動機構7的下端鉸連,滑槽8-4卡套于機架1中部的兩根直立導軌10上(保證移栽控制機構上下運動時的定位);碰桿8-8與機架兩側立桿上的碰塊9相對應,當移栽機構8上下運動碰到碰塊9時,使移栽鴨嘴8-1打開或合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65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