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電網銅絲屏蔽型中壓光纖復合纜及屏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95566.8 | 申請日: | 2011-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0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施學青;鮑繼聰;喬新霞;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亨通電力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9/00 | 分類號: | H01B9/00;H01B9/02;H01B13/00;H01B13/2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趙艷 |
| 地址: | 21523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電網 銅絲 屏蔽 壓光 復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制造技術及屏蔽設備設計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電網銅絲屏蔽型中壓光纖復合纜及疏繞該光纖復合纜中銅絲和金屬測溫光單元的屏蔽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纜火災事故頻繁發生,據有關資料統計,近20年來,我國僅火電廠就發生電纜火災140多次。有24個電廠發生過2次及以上電纜火災事故,個別電廠達4~6次。70%以上的電纜火災所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其中40%?的火災事故造成特大損失。具不完全統計,國內電力行業每年因電力電纜事故帶來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人民幣。引起電纜火災的直接原因往往是電纜接頭制作質量不良、壓接不緊、接觸電阻過大,產生極大的熱量引起的,特別是電纜溝或電纜槽盒內多根不同電壓等級的電力電纜混雜在一起,通風散熱不良,極易發生局部溫升老化,并且通常有溫度逐漸升高到電纜過熱陰燃直至發生火災這樣一個緩慢的過程。
現有技術的中壓光纖復合電纜是將裸測溫光纖加入到絕緣屏蔽表面或者加在多芯填充縫隙內。加在絕緣屏蔽表面裸光纖的缺點是電纜終端及接頭光纖不受保護,易出現衰減偏大問題;另一種加在多芯填充縫隙里,由于與絕緣體離的較遠,測溫精度比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力傳輸、電力運行光纖監控及光纖通信復合于一體的智能電網銅絲屏蔽型中壓光纖復合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智能電網銅絲屏蔽型中壓光纖復合纜,包括纜芯、包覆在所述的纜芯外部的外護套,所述的纜芯包括導體、依次包覆在所述的導體外部的導體屏蔽層、絕緣層、絕緣屏蔽層以及半導體緩沖層帶,所述的半導體緩沖層帶外部疏繞有銅絲和金屬測溫光單元,所述的銅絲和金屬測溫光單元外部包覆有銅帶,所述的金屬測溫光單元包括測溫光纖、纖膏以及包覆在兩者外部的不銹鋼管。
優選地,所述的銅絲和金屬測溫光單元均勻地疏繞在所述的半導體緩沖層帶外部。
優選地,所述的絕緣層為交聯聚乙烯絕緣層。
優選地,所述的導體屏蔽層、絕緣層為半導電屏蔽料。
優選地,所述的外護套為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無鹵低煙材料護套。
優選地,所述的導體的芯數為1芯或3芯。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疏繞銅絲和金屬測溫光單元的屏蔽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疏繞銅絲和金屬測溫光單元的屏蔽裝置,包括用于調節所述的銅絲、金屬測溫光單元疏繞節距的變速齒輪箱、旋轉機體以及設置在模架上的匯線模,所述的旋轉機體包括一根中空的中心軸、固定在所述的中心軸上的若干個圓盤座、架設在所述的圓盤座上、用于放線銅絲的銅絲放線架以及架設在所述的圓盤座上、用于放線金屬測溫光單元的籠式自動退扭放線架,所述的銅絲放線架、籠式自動退扭放線架分別架設在所述的圓盤座的兩側,每一側所述的籠式自動退扭放線架設置有一個,由所述的導體包覆所述的導體屏蔽層、絕緣層、絕緣屏蔽層以及半導體緩沖層帶組成的中壓絕緣線芯從所述的中空的中心軸內穿過后與放線后所述的銅絲、金屬測溫光單元在所述的匯線模進行疏繞。
優選地,所述的籠式自動退扭放線架包括籠體、設置在所述的籠體內的直流電機、壓力導輪以及光電傳感器,所述的金屬測溫光單元穿過所述的壓力導輪后進行疏繞。
優選地,所述的旋轉機體還包括過線輪和過線孔。
優選地,所述的旋轉機體還包括機械剎車。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本發明將金屬測溫光單元與銅絲屏蔽疏繞在中壓絕緣線芯表面,實現了每項輸電導體精確測溫的目的,達到了電纜運行實時監控,實時掌控電網運行狀態,快速診斷和消除故障隱患;在盡量少的人工干預下,快速隔離故障、自我恢復,避免大面積停電的發生,主干線路的供電安全性得以保障;此外,光纖在生產、施工時可抵卸機械外力作用、增大敷設彎曲余長、終端光纖接頭方便;
本發明將銅絲屏蔽與金屬測溫光單元疏繞在中壓絕緣線芯表面的屏蔽裝置實現了中壓電纜屏蔽與溫度監測,金屬測溫光單元實現完全退扭、主動放線,張力可控制在20-200N,受力小不會發生衰減變化。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中光纖復合纜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亨通電力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亨通電力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55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