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托車工具盒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5513.1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0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秦文;周毅;張世海;王艷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9/02 | 分類號: | B62J9/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摩托車上的工具盒。
背景技術
工具盒和空濾器是摩托車上的重要構件,一般采用集成式結構,通過注塑整體成型。為了滿足國Ⅲ排放標準,在國內銷售的摩托車需要增設燃油蒸發收集系統,以減少碳排放。炭罐作為燃油蒸發收集系統吸附燃油蒸汽的部件,通常安裝在空濾器上或者摩托車的其它位置。而銷往國外的摩托車,炭罐是一個選裝件,但國外客戶要求工具盒的空間必須大,相應地外銷摩托車的空濾器比內銷的要大,這樣既做內銷又做外銷的廠家必須配備兩套生產空濾器的模具,模具費的投入大,空濾器的生產成本較高。
有的廠家將空濾器和工具盒設計成分體式結構,并將工具盒固定安裝在空濾器進氣管的下方,根據內銷或者外銷的需要換裝不同規格的工具盒,這樣統一了空濾器的狀態,減少了模具費的投入。但是受空間限制的影響,工具盒的盒口距離車架左主管的距離只有10mm左右,受左主管阻擋,工具盒不能配備鉸接式盒蓋,因為鉸接式結構無法開啟;若盒蓋采用側滑式結構,雖然能夠正常開啟,但是結構復雜、裝配困難、成本較高,并且反復的開啟容易造成盒蓋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拿取存儲物品方便的摩托車工具盒。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工具盒,包括盒體(1)和盒蓋(2),其中盒體(1)左端敞口右端封閉,該盒體(1)的敞口端由盒蓋(2)封口,所述盒蓋(2)由軟質材料制成,該盒蓋(2)下端的邊沿一體形成有支耳(2a),該支耳(2a)通過螺釘與盒體(1)上對應的支座(1a)相固定;在所述盒蓋(2)的頂部設有掀片(2b),該掀片(2b)上開有卡孔,所述卡孔與盒體(1)上的卡頭(1b)卡接配合。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盒體與空濾器采用分體式結構,且盒體安裝在空濾器上。本發明中的盒蓋的下部始終與盒體相固定,而盒蓋上端的掀片與蓋體上的卡頭相卡接,這樣盒蓋將盒體的敞口密封,以防止盒體內存儲的物品掉出。由于盒蓋采用軟質材料制成,當需要拿取存儲物品時,只需掀開掀片,使掀片與卡頭脫離,而盒蓋的上部變形翻轉后避開車架左主管,使盒體敞口端的上部露出,以便于使用者將手伸入。拿取完成后,重新將掀片卡裝到卡頭上即可,既方便又快捷。
所述盒體(1)的內腔為“7”字型,并且盒體(1)的敞口端為臺階結構,盒體(1)上部的深度大于下部的深度。以上結構根據工具盒安裝位置的空間形狀而設定,能夠盡可能大地增大工具盒的容積,以便于存儲更多的物品;盒蓋也為“7”字型,這樣掀開盒蓋避開車架左主管更加容易。
在所述盒蓋(2)下部邊沿的前端、后端及底端均一體形成有支耳(2a)。盒蓋下部通過三個點與盒體螺釘連接,兩者之間連接牢靠,能有效防止盒蓋松動或脫落。
為了增強工具盒的密封性,所述盒蓋(2)朝向盒體(1)的端面的邊緣設有扣槽(2c),該扣槽(2c)與盒體(1)的敞口端相扣合。
所述盒蓋(2)通過橡膠注塑成型,這樣取材方便、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同時,橡膠材質較軟,易于變形,能夠提高開關盒蓋的便捷性。
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裝配容易、成本低,并且打開或關閉盒蓋既方便又快捷,有利于快速拿取盒體內的存儲物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由盒體1和盒蓋2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盒體1左端敞口右端封閉(相對于布置在摩托車整車上而言,盒體1的左端即為圖1所示的右端),盒體1的內腔為“7”字型,并且盒體1的敞口端為兩階式臺階結構,盒體1上部的深度大于下部的深度。在盒體1左端的頂部設有吊耳1c,盒體1頂面上以及盒體1右端靠近頂面的位置均設有卡扣1d,所述盒體1通過吊耳1c和卡扣1d與空濾器3相固定,而空濾器3安裝在摩托車的車架4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55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