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火鍋牛油質量的鑒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5540.0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6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郭光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界首市精煉食用油脂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8 | 分類號: | G01N33/28;G01N2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鍋 牛油 質量 鑒別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鍋原料鑒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火鍋牛油質量的鑒別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火鍋的主要原料為牛油,由于目前火鍋油品牌繁多,無序競爭,為了降低成本,其質量令人堪憂。事實上,作為火鍋用油的主要原料牛油,尤其以黃牛油為最佳,而純正的黃牛主要產在黃河流域的中下游,而以黃河下游的山東、豫北和皖北為最佳,它具有黃牛油的特殊香味,而長江流域及其以江南的水牛油有臊糊味,草原地區的綿羊油具有膻味,草原牛由于較瘦,其牛油香味較淡,有草味。
經營者和使用者在消費任何產品時,由于大多不是專業人員,沒有鑒別質量優劣的能力和知識,而經銷和消費火鍋用油的企業和個人同樣如此。近年來,對于火鍋牛油加食蠟、雙氧水、工業棕櫚油、牛油香精等問題,不斷見諸報端,以及近期內的奶粉事件等,其問題觸目驚心。一些不法廠家,為提高知名度,欺騙消費者,不惜用重金購買非資質和非權威部門冠以的“全國消費者質量信得過產品”和一些地方和民間團體授予的各種頭銜,誤導消費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用以鑒別火鍋牛油質量的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火鍋牛油質量的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對含棕櫚油牛油的鑒別方法如下,
①取部分油脂樣品,在鍋內加溫到100℃以上,但不要達到煙點(冒青煙),可以嗅到含有奶粉的香味,加溫數分鐘后,停止加溫,讓其自然冷卻;
②將步驟①中冷卻后的油脂第二次加溫,奶香味全無,無牛油香味,即可判定為含工業棕櫚油的牛油;
③取部分純牛油和相同部分需鑒別的樣品,分別放在兩個不同的燒杯中,在相同的溫度加溫下,若樣品的燒杯溶化時間長于盛純牛油的燒杯時間,即可判定樣品牛油中含有工業棕櫚油;反之,在相同外界溫度條件下(外界溫度低于30℃),盛樣品牛油的燒杯凝固時間顯著短于另一燒杯的時間,即可判定樣品牛油中含有工業棕櫚油;
2、對加雙氧水牛油的鑒別方法如下,
①取部分樣品,聞其油脂的斷面,無牛油香,即可判定為含加雙氧水牛油;
②取部分樣品,將其溶化后放在透明的容器內,其液體清澈透明,但有氣泡產出,即可判定為含加雙氧水牛油;
③取部分樣品,將其加溫到100℃以上時有異味產出,即可判定為含加雙氧水牛油;
3、對加石臘牛油的鑒別方法如下,
①取部分樣品,聞其斷面,如無牛油香或放在口中不能溶化,味同嚼臘即可以判定含有石臘;
②取部分樣品放在燒杯或鐵鍋內,加熱到43℃~48℃,如沒有全部溶化,在透明的容器內液體可看到有絮狀或不規則固體物,即含有石臘牛油;
③取部分樣品放在燒杯或鐵鍋內,加熱到160℃以上,達到煙點(冒青煙),如聞到有蠟燭熄滅的氣味,或有分析酚的氣味,即有石臘牛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鑒別方法簡單,便于實施,能夠有效鑒別出牛油加食蠟、雙氧水、工業棕櫚油等假冒產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對含棕櫚油牛油的鑒別方法如下,
①取部分油脂樣品,在鍋內加溫到100℃以上,但不要達到煙點,可以嗅到含有奶粉的香味,加溫數分鐘后,停止加溫,讓其自然冷卻;
②將步驟①中冷卻后的油脂第二次加溫,奶香味全無,無牛油香味,即可判定為含工業棕櫚油的牛油;
③取部分純牛油和相同部分需鑒別的樣品,分別放在兩個不同的燒杯中,在相同的溫度加溫下,若樣品的燒杯溶化時間長于盛純牛油的燒杯時間,即可判定樣品牛油中含有工業棕櫚油;反之,在相同外界溫度條件下,且外界溫度低于30℃,盛樣品牛油的燒杯凝固時間顯著短于另一燒杯的時間,即可判定樣品牛油中含有工業棕櫚油。
實施例2
對加雙氧水牛油的鑒別方法如下,
①取部分樣品,聞其油脂的斷面,無牛油香,即可判定為含加雙氧水牛油;
②取部分樣品,將其溶化后放在透明的容器內,其液體清澈透明,但有氣泡產出,即可判定為含加雙氧水牛油;
③取部分樣品,將其加溫到100℃以上時有異味產出,即可判定為含加雙氧水牛油。
實施例3
對加石臘牛油的鑒別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界首市精煉食用油脂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省界首市精煉食用油脂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55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納淀粉顆粒乳化劑的制備及應用
- 下一篇:三氣門發動機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