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發動機活塞、連桿分裝的環形工作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8337.0 | 申請日: | 201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4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浩;趙賀金;曹金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H1/02 | 分類號: | B25H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22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發動機 活塞 連桿 分裝 環形 工作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活塞、連桿分裝方式及分裝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環形的首尾相連的分裝臺。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發動機總裝線在進行缸孔內活塞和連桿的裝配時,通常會根據產能不同,在主線體外側設立一個獨立的活塞、連桿分裝線或者手動分裝臺?;钊⑦B桿分裝分為活塞環安裝、連桿拆分、活塞銷壓裝、連桿瓦選配等多個工位。原始手動分裝臺為幾個單獨的操作工位,工位間需要操作工手動轉運,自動化程度低,工人勞動強度大,多用于產能不大的生產線。對于超過10萬臺/年的生產線,活塞、連桿分裝多采用方形自動輥道輸送線,輥道接口處需要采用四個自動回轉臺進行轉運,設備投資成本較高、占地面積較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自動化程度和投資成本中的矛盾,以及生產線產能的制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托盤運轉、手動推拉的首尾相接的活塞、連桿分裝的環形工作臺。
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用于發動機活塞、連桿分裝的環形工作臺包括環形的周轉臺3,周轉臺3底面設有五根以上的撐桿4,周轉臺3上設有五個以上的活塞連桿分裝托盤機構2;所述活塞連桿分裝托盤機構2包括托盤底板7,托盤底板7上并排均布四個活塞支撐塊9,與四個活塞支撐塊9相對應的托盤底板7上的兩側邊為直邊,與四個活塞支撐塊9對應的托盤底板7的一側直邊邊緣分別開設有四個T形槽,相對應的活塞支撐塊與T形槽之間的托盤底板7上設有連桿支撐塊10;相對應的托盤底板7的另一側直邊邊緣處設有托盤手柄8;托盤底板7上相對應的另兩側邊為由一段長直線邊和一段短直線邊組成的折線邊,且托盤底板7上兩側的長直線邊和短直線邊分別相互對應;所述長直線邊連接著托盤手柄8一側的托盤底板7的直邊,所述短直線邊連接著T形槽一側的托盤底板7的直邊,且與短直線邊對應的托盤底板7一側伸至周轉臺3外部;兩側的短直線邊處和托盤手柄8一側中部的托盤底板7上設有三個導向組件12,所述導向組件12包括C型板14,C型板14的一側面貼合在托盤底板7上,且貼合處開設有軸孔,軸孔內設有螺桿,螺桿的下端設有軸承15,軸承15的滾動面與周轉臺3的圓周面配合,軸承15位于托盤底板7下方的C型板14內,螺桿的上端配合設有螺母;托盤手柄8一側的導向組件的軸承的滾動面與周轉臺3的內圓周面配合,另兩個導向組件的軸承的滾動面與周轉臺3的外圓周面配合;兩側的長直線邊中部分別設有緩沖組件11,所述緩沖組件11包括Z形的支撐板16,Z形的支撐板16的一端固定設于托盤底板7上,另一端上固定設有軟質擋塊18。
所述周轉臺3上設有六個活塞連桿分裝托盤機構2。
所述活塞支撐塊9呈盒狀,且底面為凹弧面。
所述連桿支撐塊10呈桿狀。?
每根撐桿4下端設地腳5。
所述支撐板16的另一端上設有蓋板17,軟質擋塊18通過蓋板17固定在支撐板16上,軟質擋塊的材料為聚胺脂橡膠。
所述托盤手柄8的頂部設有小料盒。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首尾相接的環形工作臺省去了輥道間的自動回轉機構,節約投資;
2、環形工作臺占地面積小,工位間可采用無動力手動推拉輸送的方式,無須動力輥道,節約投資;
3、環形工作臺可以根據產能大小增加或減小工作臺直徑,設置不同數量的活塞連桿分裝托盤(工位),滿足不同產能的生產線要求,無產能限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活塞桿托盤的主視圖。
圖5為圖4的右視圖。
圖6為圖4的A-A剖視圖。
上圖中,1.活塞及連桿,2.?活塞連桿分裝托盤機構,3.?周轉臺,4.?撐桿,5.?地腳,6.?萬向球,7.?托盤底板,8.托盤手柄,9.?活塞支撐塊,10.?連桿支撐塊,11.緩沖組件,?12.?導向組件,13.蓋形螺母,14.?C型板,15.?軸承,16.?支撐板,17.?蓋板,18.?軟質擋塊,19.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描述。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83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藝美術品模具制作工藝
- 下一篇:自行車前輪胎維修支撐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