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43000.0 | 申請日: | 2011-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7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毛明明;高振強;劉永啟;劉瑞祥;尤彥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7/00 | 分類號: | E21F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瓦斯 葉片 旋流式 稀釋 混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乏風瓦斯氧化裝置的供氣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煤礦乏風瓦斯氧化裝置的抽采瓦斯、乏風瓦斯或空氣的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屬于超低濃度甲烷熱逆流氧化和低密度能量回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全球范圍內采煤每年釋放的甲烷量約49Mt,約占全球范圍內甲烷排放總量的9%左右。甲烷在大氣中的濃度是各溫室氣體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因其強烈的溫室效應,甲烷的排放必須受到有效的控制。我國每年抽采瓦斯約為50多億立方米。其中利用的抽采瓦斯僅占1/4~1/3,其余都處于排空狀態。特別是濃度低于8%的低濃度抽采瓦斯無法進行民用或發電利用,只有排空。這些被排入到大氣中的甲烷不僅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而且極大地浪費了能源。
煤礦乏風熱逆流氧化裝置是對超低濃度甲烷進行利用的先進技術,可以將抽采瓦斯與空氣或者煤礦乏風瓦斯混合稀釋后送入氧化裝置內進行氧化利用。為了保證煤礦乏風瓦斯氧化裝置安全運行,要求進入氧化裝置氧化床的瓦斯氣體濃度要遠遠低于瓦斯的爆炸極限,一般來說要小于1.5%,不能出現局部過濃現象。葉片旋流式混合器是該氧化裝置中保證抽采瓦斯與空氣或者煤礦乏風瓦斯混合均勻性的關鍵部件,可以配制出甲烷濃度為0.3%~1.2%的混合氣,其性能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甲烷的轉化率、裝置的穩定性、經濟性和安全性。
在專利“氧化裝置瓦斯氣摻混進氣系統”(CN200920025062.2)中,瓦斯混合器的主管和副管設計比較復雜,而且高濃度的瓦斯氣體360°范圍內從很細的副管進入瓦斯進氣主管,增加了高濃度瓦斯與壁面摩擦發生爆炸的危險。在專利“煤礦抽采瓦斯與乏風瓦斯的混合器”(CN?201010274136.3)中,混合器的結構復雜而且其均布小孔的瓦斯引射管的圓錐尾管會帶來很大的流動阻力,增加輸運瓦斯的能耗。除此之外,目前還未見有結構和性能都比較完善的瓦斯稀釋混合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彌補現有煤礦乏風瓦斯氧化裝置供氣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將抽采瓦斯、乏風瓦斯或空氣均勻混合,并且降低到安全的濃度的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其技術方案為:
一種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包括管狀的殼體和瓦斯引射管,瓦斯引射管包括入口管和安裝在入口管出口端的擴張管,其中入口管為90°彎管、入口端設置在殼體外,入口管靠近入口端的直管段垂直穿入殼體內、靠近出口端的直管段水平設置在殼體內,與擴張管相連并且朝向殼體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增設內偏轉葉片、外偏轉葉片和導流錐,導流錐為錐體結構,位于擴張管內、尖頭背向擴張管的出口端,入口管靠近出口端的直管段、擴張管和導流錐的軸線位于殼體的軸心,內偏轉葉片安裝于擴張管內壁與導流錐外壁圍成的空腔里,外偏轉葉片安裝在擴張管外壁與殼體內壁圍成的空腔里。
所述的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殼體和入口管的管徑不變,擴張管采用內徑漸大的變徑管,擴張管的擴張角度在30°到90°之間,擴張管的出口端截面積在殼體截面積的50%-80%之間。
所述的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入口管的彎頭至擴張管出口端之間的軸向距離不小于入口管管徑的6倍。
所述的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擴張管的出口端與殼體出口端之間的軸向距離不低于殼體管徑的2倍。
所述的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內偏轉葉片和外偏轉葉片的偏轉方向相同,內偏轉葉片根部固定在導流錐外壁,頂部固定在擴張管內壁,外偏轉葉片根部固定在擴張管外壁,頂部固定在殼體內壁。
所述的抽采瓦斯葉片旋流式稀釋混合器,殼體與上游和下游管道焊接,入口氣體為空氣或乏風瓦斯;入口管入口端與上游管道焊接,入口氣體為抽采瓦斯。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
1、內、外偏轉葉片使擴張管出口內側的高濃度瓦斯和外側的空氣或煤礦乏風氣體有同向的切向旋流速度,切向旋轉產生的離心力有助于將中心區的高濃度瓦斯向周邊輸運,使內側的抽采瓦斯和外側的空氣或煤礦乏風氣體在很短的時間和距離內達到混合均勻。
2.本混合器可安裝于引風機的入口管路,利用管路負壓抽吸抽采瓦斯,同時擴張管使得管內和管外的氣體流速拉開差距,管外的空氣或煤礦乏風氣體流速比管內的抽采瓦斯流速高,對管內的抽采瓦斯具有引射作用,減少抽采瓦斯的輸送功耗,降低了煤礦井下通風系統改造的成本。
3、抽采瓦斯從管路中心引入,空氣或乏風瓦斯從管路外圍引入,在混合均勻之前壁面附近的瓦斯濃度很低,避免了局部高濃度瓦斯氣體與壁面摩擦爆炸的危險。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3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動力機車節能減排處理器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避震器快速夾爪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