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牽伸裝置和用于該牽伸裝置的承載臂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29666.0 | 申請日: | 201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4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G·斯塔萊克;P·布蘭肯霍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里特機械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5/70 | 分類號: | D01H5/70;D01H5/7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wèi) |
| 地址: | 瑞士溫特*** | 國省代碼: | 瑞士;CH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牽伸 裝置 用于 承載 | ||
1.一種用于牽伸一短纖維復合體(2)的牽伸裝置,其包括至少兩個輥對(4,5)和一承載臂(17),所述輥對各包含一可驅動下輥(8;10)和一壓輥(9;11),所述承載臂用于固定采用彈性安裝方式的所述壓輥(9,11)以及用于將所述壓輥(9,11)壓緊所述下輥(8,10),所述承載臂包含至少一個用于產生彈力的板簧(31),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9,11)中的兩個壓輥布置在一共用搖架(30)上,所述搖架(30)通過一接頭(32)安裝在所述板簧(31)的一彈性可動末端(3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伸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一至少等于所述兩壓輥(9,11)之間的距離的1.5倍的長度范圍內,所述板簧(31)上一通向所述接頭(32)的部分(40)大體平行于所述下輥(8,10)所構成的一牽伸區(qū)平面分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31)在所述部分(40)中朝所述牽伸區(qū)平面傾斜的角度不超過10°。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牽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40)與所述板簧(31)的一U形彎曲部(39)相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牽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31)上與所述彈性可動末端(33)相對布置的另一末端(36)固定在一安裝在所述承載臂(17)上的彈簧座(37)中,所述板簧(31)在所述U形彎曲部(39)和所述彈簧座(37)之間的長度等于所述板簧(31)在所述U形彎曲部(39)和所述接頭(32)之間的長度(40)的40%至60%。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牽伸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在所述搖架(30)上的兩個壓輥中的一個壓輥(9)上纏繞著一導引小皮帶(49),在所述導引小皮帶(49)和安裝在所述搖架(30)上的另一壓輥(11)之間的區(qū)域內布置有一用于所述短纖維復合體(2)的導引元件(53)。
7.一種用于用于牽伸短纖維復合體(2)的牽伸裝置(1)的承載臂(17),所述承載臂包括一可以可偏轉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牽伸裝置中的偏轉臂(18)、至少兩個彈性安裝在所述偏轉臂(18)上的壓輥固定件(25,26)和至少一個用于產生彈力的板簧(31),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固定件(25,26)中的兩個壓輥固定件布置在一共用搖架(30)上,所述搖架(30)通過一接頭(32)安裝在所述板簧(31)的一彈性可動末端(33)。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承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31)上與所述彈性可動末端(33)相對布置的另一末端(36)由一彈簧座(37)固定,所述偏轉臂(18)具有一用于所述彈簧座(37)的縱向導引裝置(38),所述彈簧座(37)可沿所述縱向導引裝置進行移動,在一至少等于所述兩壓輥固定件(25,26)之間的距離的1.5倍的長度范圍內,所述板簧(31)上一通向所述接頭(32)的部分(40)大體平行于所述彈簧座(37)的縱向導引裝置(38)分布。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承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的長度(40)至少等于所述板簧(31)的彈性長度的一半。
10.如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承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架(30)上的兩壓輥固定件(25,26)之間的距離可調。
11.如權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承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架(30)上設有一用于防止所述搖架(30)在所述偏轉臂(18)向上偏轉時過度翻轉的限動裝置(60),所述限動裝置在至少一個位置上至少部分包圍所述板簧(31),且留有細小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里特機械公司,未經里特機械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96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功能層的產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造碳化硅單晶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