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衛生垃圾的填埋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47457.1 | 申請日: | 2011-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97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羅才松;陳華艷;畢賢順;蔡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9B1/00 | 分類號: | B09B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李水娣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衛生 垃圾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的填埋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混合衛生垃圾的填埋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雖已修建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基本實現了垃圾的衛生填埋,但因生活垃圾自身的含水量及力學性質并不特別的理想,生活垃圾的填埋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沉降不均勻的隱患。
對于污水廠產生的大量污泥,許多垃圾填埋場拒絕其進入,導致污泥無法安全衛生處置,少數垃圾填埋場雖接受污泥,但由于污泥工程性質與垃圾的相差較大,出現過填埋場滑塌事故;而填埋場拒絕污泥進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污泥含水量大、力學性質差,填埋后容易出現滑塌問題;二是污泥傾倒在填埋場后,其降解和壓縮性質與生活垃圾不同,造成垃圾填埋場沉降不均勻。
此外,生活垃圾焚燒廠產生的焚燒灰渣,也需要集中處置,但目前一般只進行簡單單一的填埋,其自身所蘊含的許多工程良好性質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混合衛生垃圾的填埋方法,能夠避免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各自單獨填埋中力學性質差、沉降不均勻的問題,且可使垃圾焚燒灰渣的良好性質得到有效的利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混合衛生垃圾的填埋方法,所述混合衛生垃圾包括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和垃圾焚燒灰渣,該填埋方法的具體操作為:將3-10體積份生活垃圾、1-5體積份污水污泥和1-3體積份垃圾焚燒灰渣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形成混合衛生垃圾,之后把該混合衛生垃圾攤鋪、壓實于填埋場內,并每日通過日覆蓋層進行覆蓋,且在填埋場封場時采用最終覆蓋層進行覆蓋。
進一步地,所述日覆蓋層和最終覆蓋層均由1-3體積份污水污泥與1-2體積份垃圾焚燒灰渣混合而成。
本發明混合衛生垃圾的填埋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將垃圾焚燒灰渣與污水污泥混合后能夠吸收污水污泥中的水分,對污水污泥進行固化,強度提高,同時與生活垃圾混合,利用垃圾焚燒灰渣的物理性質,增大生活垃圾的強度;三者混合均勻后進行填埋能夠避免污水污泥及生活垃圾各自單獨填埋中力學性質差、沉降不均勻的問題,且使垃圾焚燒灰渣的良好性質得到有效的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混合衛生垃圾的填埋方法,所述混合衛生垃圾包括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和垃圾焚燒灰渣,該填埋方法的具體操作為:將3-10體積份生活垃圾、1-5體積份污水污泥和1-3體積份垃圾焚燒灰渣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形成混合衛生垃圾,之后把該混合衛生垃圾攤鋪、壓實于填埋場內,并每日通過日覆蓋層進行覆蓋,且在填埋場封場時采用最終覆蓋層進行覆蓋。另外,為了節約土地利用,增大填埋庫容,本發明中采用由1-3體積份污水污泥與1-2體積份垃圾焚燒灰渣混合而成的日覆蓋層和最終覆蓋來代替傳統的粘土覆蓋層。
為了更好地對本發明進行闡述說明,本申請舉了如下幾個實施例,且在每個實施例中:生活垃圾取自某居民區的垃圾,主要為食品、塑料袋、紙片等,其含水率為56%,經大型直剪試驗測得內聚力為8-13kPa、內摩擦角為12-17°;污水污泥取自某生活污水處理廠,含水率為73%,經大型直剪試驗測得內聚力為2-3kPa、內摩擦角為2-5°;垃圾焚燒灰渣取自某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為熔渣、黑色及有色金屬、陶瓷碎片、玻璃和其它一些不可燃物質及未燃有機物,以及飛灰等,其含水率為23%。
實施例一
將5m3生活垃圾、2m3污水污泥與2m3垃圾焚燒灰渣倒入攪拌機內進行混合攪拌,攪拌均勻之后即得混合衛生垃圾,之后把該混合衛生垃圾攤鋪、壓實于填埋場內,厚度約30cm,并每日通過日覆蓋層進行覆蓋,且在填埋場封場時采用最終覆蓋層進行覆蓋。
在本實施中,攪拌均勻后獲得的混合衛生垃圾經測定得知,其含水率為47%,內聚力為12-19kPa,內摩擦角為16-28°,即該混合衛生垃圾的強度均比單獨的生活垃圾、污水污泥的強度高;另外,日覆蓋層及最終覆蓋層均由2m3的污水污泥與1m3的垃圾焚燒灰渣混合而成的,測定其內聚力為8-11kPa、內摩擦角為11-15°、滲透系數為7.0×10-7cm/s,即其具有一定強度和低滲透性,可用以代替傳統的粘土覆蓋層,從而可節約土地利用及增大填埋庫容。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74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