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燈組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249969.X | 申請日: | 201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970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葉錫家;呂學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5/00;F21V7/00;F21V7/22;F21V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錢凱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一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引導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更加延伸照明周圍景物的新穎照明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燈組結構。
背景技術
雖然人們很早很早就懂得用火照亮黑夜,并制作火炬或燭燈等火器照亮夜間環境,但亮度都不很穩定,稍受震動或微風吹動,就會使照明的光影跟著搖晃,也很容易被吹熄,更有不慎打翻失火的危險,因此要從電燈發明普及以來,人們才真正有理想的人工照明,使生活上真正擺脫一入夜或進入昏暗地點,就看不清無法行動的拘束困擾。
現有電燈是以發光元件,裝上配有控制線路的燈殼為之,而除了車燈、手電筒等特別的燈具,在發光元件發光端,緊接隔設透鏡或折光玻璃外,就沒有什么引導發光元件光線延伸走向的結構,使得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只能在四周短短的空氣介質距離,暈開發散,無法延伸拉大照明亮區域。
因此有鑒于現有燈具,有上述無法延伸拉大照明亮區域的缺失,因而,本創作人乃積極研究改進之道,經過一番艱辛的創作過程,終于研制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燈組結構,達到有效引導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能更加延伸照明周圍景物。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燈組結構,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設有發光元件的一電路板、一傳光組件,及一套接環所構成,該套接環一端套入電路板的發光元件,另端套接傳光組件,其中傳光組件主要由一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將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引出套接環向外發散照明,且該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遠離發光元件的另桿端,及預定使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身最能集散射光的桿身反面,鋪設反光料,并將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遠離發光元件的另桿端,形成限定在一定切角范圍65°到115°內,包含垂直角的端面。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管。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發光元件為鎢絲燈泡。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錫箔片。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電鍍反光材。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白色顏料。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反光涂料。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反光塑料。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燈組結構,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設有發光元件的一電路板、一傳光組件,及一套接環所構成,該套接環一端套入電路板的發光元件,另端套接傳光組件,其中傳光組件由一折射透鏡及一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所組成,該折射透鏡是夾設于發光元件及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之間,接收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向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折射入,使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將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引出套接環向外發散照明,且該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遠離發光元件的另桿端,及預定使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身最能集散射光的桿身反面,鋪設反光料,并將直長形透光丙烯酸樹脂桿遠離發光元件的另桿端,形成限定在一定切角范圍,從65°到115°內,包含垂直角的端面。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管。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發光元件為鎢絲燈泡。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錫箔片。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電鍍反光材。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白色顏料。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反光涂料。
前述的燈組結構,其中反光料為反光塑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達到有效引導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能更加延伸照明周圍景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燈組結構的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結構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燈組結構的桿端切角范圍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燈組結構的又一結構實施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是圖5所示的結構剖面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燈組結構的再一結構實施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9是圖8所示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0是圖8所示的結構剖面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燈組結構的再另一結構實施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12是圖11所示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3是圖11所示的結構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4996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