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自動直管法蘭焊接機的內焊槍擺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99653.4 | 申請日: | 201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93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欣誠祥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2 | 分類號: | B23K3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25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自動 法蘭 焊接 焊槍 擺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擺動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自動直管法蘭焊接機的內焊槍擺動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焊接,都是人工進行焊接,焊接的效率低,而且焊接的質量不高,導致焊接處打磨時間增長,焊材嚴重的浪費,而且有特殊方位的焊處,無法通過人工達到焊接,致使大大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使得加工的質量不高,加工能力弱,自動化程度低。
中國專利CN200820123041.X,公開一種半自動法蘭焊接裝置,該裝置包括:設置于裝置一端的氣壓泵;設置于裝置另一端的電動機;分別與氣壓泵以及電動機相連的兩個靠塞;設置于兩個靠塞之間的水平支撐軸與電動機相連,在電動機帶動下轉動;兩個靠塞平行,且與支撐軸垂直。此實用新型是一種簡易的焊接機,適合那種焊接難度低,對焊接的質量要求不高的用戶使用,不適合那種大型的復雜的金屬結構的焊接,同時自動化程度低,焊接精度和穩定性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自動直管法蘭焊接機的內焊槍擺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用于自動直管法蘭焊接機的內焊槍擺動裝置,包括內縱向控制箱、內縱向步進電機、內縱向絲桿、內縱向導軌、內縱向滑塊、內橫向控制箱、內橫向步進電機、內橫向絲桿、內橫向桿套、內焊槍槍夾和內焊槍,所述的內縱向控制箱中設有內縱向絲桿,所述的內縱向絲桿與內縱向步進電機相連接,所述的內縱向絲桿與內縱向導軌相配合,所述的內縱向導軌與內縱向滑塊相匹配套接,內縱向控制箱上設有內橫向控制箱,內橫向控制箱中設有內橫向絲桿,內橫向絲桿的一端連接內橫向步進電機,所述的內橫向絲桿中套有內橫向桿套,內橫向桿套與內焊槍槍夾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內焊槍槍夾上設有內延伸桿,所述的內延伸桿上固定連接有內焊槍。內焊槍擺動裝置固定于焊槍固定托盤上,安裝有內焊槍十字擺動架,擺動架在水平方向安裝兩臺步進電機,導軌滑塊通過步進電機帶動絲桿,來分別實現內焊槍部件的前后、左右水平運動,同時運行來控制內焊槍擺動速度與角度,內焊槍槍夾固定擺動器的十字結構調整機構,直接控制焊槍在水平方向的微調。內焊槍槍夾上裝有微調裝置,在焊接過程中對焊槍進行微調。
作為優選,所述的內延伸桿與內焊槍通過內焊微調桿相連接,所述的內焊槍槍夾為內十字微調上下桿,所述的內十字微調上下桿在內微調孔內上下移動。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動直管法蘭焊接機的內焊槍擺動裝置,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焊接精度,保證焊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自動直管法蘭焊接機的內焊槍擺動裝置,包括內縱向控制箱23、內縱向步進電機24、內縱向絲桿25、內縱向導軌26、內縱向滑塊27、內橫向控制箱28、內橫向步進電機29、內橫向絲桿30、內橫向桿套31、內焊槍槍夾32和內焊槍33,所述的內縱向控制箱28中設有內縱向絲桿25,所述的內縱向絲桿25與內縱向步進電機24相連接,所述的內縱向絲桿25與內縱向導軌26相配合,所述的內縱向導軌26與內縱向滑塊27相匹配套接,內縱向控制箱23上設有內橫向控制箱28,內橫向控制箱28中設有內橫向絲桿30,內橫向絲桿30的一端連接內橫向步進電機29,所述的內橫向絲桿30中套有內橫向桿套31,內橫向桿套31與內焊槍槍夾32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內焊槍槍夾32上設有內延伸桿34,所述的內延伸桿34上固定連接有內焊槍33,所述的內延伸桿34與內焊槍33通過內焊微調桿69相連接,所述的內焊槍槍夾32為內十字微調上下桿,所述的內十字微調上下桿在內微調孔70內上下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欣誠祥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欣誠祥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996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