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梳理機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169793.7 | 申請日: | 201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44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增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G15/28 | 分類號: | D01G15/28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lián)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梳理 機前壓輥 自動 翻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梳理機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
背景技術
老式梳棉機因速度較低及前部空間較大,前壓輥一般無需自動反轉。隨著梳棉機的不斷發(fā)展,高速、高產、緊湊等方面的要求,前壓輥與三羅拉的空間結構位置越來越緊湊,為滿足生頭及清潔時的需要,前壓輥必須能夠翻轉,以讓出生頭、清潔空間。
目前,前壓輥翻轉有人工型和自動翻轉型。已有的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采用氣缸助力型,通過PLC控制電磁閥的開閉實現氣缸伸、縮,氣缸伸、縮時兩側都帶有緩沖裝置。通過氣缸的驅動,驅使旋轉支撐軸旋轉,從而實現大壓輥部分的開閉。氣缸及限位支撐都在右前墻板外側,結構尺寸較大;因氣缸兩側都帶緩沖,致使結構較復雜、尺寸較大,并且增加生產成本。因為,此形式的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占據了右前墻板較大的空間,不能滿足向上翻轉的開放型皮圈導棉的要求。目前亟待開發(fā)設計一種結構緊湊、工作穩(wěn)定可靠、只占前部閑置空間的新型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梳理機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使其結構緊湊,氣缸安裝位置合理,以讓出更多有用空間,同時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梳理機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包括機架、前墻板、前壓輥組件、前壓輥自動翻轉機構,在驅動前壓輥的轉輥上套裝一旋轉支撐套管,旋轉支撐套管外套裝一底板,旋轉支撐套管與前壓輥組件通過底板連接,前壓輥自動翻轉機構中的氣缸通過接頭與旋轉支撐套管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缸采用兩側無緩沖結構的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前墻板內側的下部,并與所述機架和前墻板內側鉸接,形成擺動定位。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機架上設置一與所述旋轉支撐套管軸線平行的異形橫梁,異形橫梁截面的上半部為水平面一端連接向下延伸的傾斜面,下半部為傾斜面下端連向內彎折的L形面,所述旋轉支撐套管上設置上、下限位支撐調節(jié)座,前壓輥組件打開狀態(tài),下限位支撐調節(jié)座頂在異形橫梁的L形面的底邊上,前壓輥組件閉合狀態(tài),上限位支撐調節(jié)座頂在異形橫梁的水平面底面上。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氣缸外壁上對稱設置兩轉軸,有一帶安裝孔的氣缸支座通過兩螺栓固定在機架前部,所述前墻板下部與氣缸支座安裝孔相對的位置也設置一安裝孔,所述的氣缸外壁上的一轉軸插入氣缸支座上的安裝孔,另一轉軸插入前墻板上的安裝孔。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支撐套管安裝于兩含油軸承座上,兩含油軸承座安裝于異形橫梁。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下限位支撐調節(jié)座均是由旋轉支撐套管固定的定位塊及旋入定位塊螺栓孔內的調節(jié)螺栓組成。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缸的進、出氣管連接頭處設置節(jié)流閥,所述進、出氣管連接頭與節(jié)流閥合為一整體元件。氣缸的升降速度通過調節(jié)節(jié)流閥實現。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壓輥組件的開啟與關閉的信號通過PLC控制,氣缸的進、出氣管連接頭處的節(jié)流閥為電磁閥,所述電磁閥由PLC的控制開啟與關閉。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許多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
1、本實用新型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的驅動部分采用兩側無緩沖結構的緊湊型氣缸,所述氣缸安裝于前墻板內側的下部,占用閑置空間。結構尺寸較小,讓出了較大空間,使開放并可翻轉型皮圈導棉的使用變成可能。
2、本實用新型旋轉支撐套管上的限位支撐調節(jié)座也在前墻板內側的下部,上、下限位支撐調節(jié)座均是由旋轉支撐套管固定的定位塊及旋入定位塊螺栓孔內的調節(jié)螺栓組成。使用可靠,調整方便。
3、本實用新型旋轉支撐套管通過兩含油軸承座支撐,旋轉靈活,工作穩(wěn)定可靠。
4、含油軸承座安裝于異形橫梁上,異形橫梁截面的上半部為水平面一端連接向下延伸的傾斜面,此方式不但實現了支撐,也實現了對塵雜的收集引導作用,將塵雜引入濾塵系統(tǒng)。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右側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前側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氣缸與旋轉支撐套管的接頭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氣缸支座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前壓輥自動翻轉裝置的實施例,為減小所占用的安裝空間及降低生產成本,驅動部分采用兩側無緩沖結構的緊湊型氣缸1,并且氣缸1安裝于前墻板3內側的下部,占用閑置空間,進一步減小了結構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97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梳理機蓋板端頭清潔裝置
- 下一篇:五葉型微孔噴絲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