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31623.1 | 申請日: | 201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7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丁哲;許勇;李志成;孫文凱;李傳海;由毅;李書福;楊健;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5/11 | 分類號: | G01M15/11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陸永強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失火 檢測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設置在發動機排氣系統(1)上的壓力傳感器(2)采集發動機排氣系統(1)的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將采集到的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輸入至中央處理單元(3),并由中央處理單元(3)將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的峰峰值與內置的排氣壓力波均值信號的峰峰值進行比較,當兩者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預先設定的閾值時由中央處理單元(3)產生發動機失火判定信號,當差值小于預先設定的閾值時判定發動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設置在發動機排氣系統(1)的前排氣管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一個發動機工作周期的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的三對峰峰值與排氣壓力波均值信號的峰峰值進行比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設置在發動機(4)上的工作狀態傳感器(5)采集發動機(4)中各缸的排氣行程信號,將排氣行程信號輸入至中央處理單元(3)從而使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與排氣壓力波均值信號實現同步比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狀態傳感器(5)為電磁脈沖式傳感器且用于采集一號缸的上止點信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和工作狀態傳感器(5)均連接在示波器(6)上,該示波器(6)與中央處理單元(3)相連接。
7.一種發動機失火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發動機排氣系統(1)上用于采集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的壓力傳感器(2),該壓力傳感器(2)與內置有排氣壓力波均值信號的中央處理單元(3)相連接,且該中央處理單元(3)能將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的峰峰值與內置的排氣壓力波均值信號的峰峰值進行比較,且當兩者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預先設定的閾值時由中央處理單元(3)產生發動機失火判定信號,當差值小于預先設定的閾值時判定發動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動機(4)上設有用于采集發動機(4)中各缸的排氣行程信號的工作狀態傳感器(5),該工作狀態傳感器(5)與中央處理單元(3)相連接且能使排氣壓力波實時信號與排氣壓力波均值信號實現同步比較。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設置在發動機排氣系統(1)的前排氣管內;所述的工作狀態傳感器(5)為電磁脈沖式傳感器且用于采集一號缸的上止點信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動機失火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與工作狀態傳感器(5)均連接在示波器(6)上,該示波器(6)與中央處理單元(3)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16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3Tnet網絡的媒體文件播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智能路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