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擴大的有效面積的單模光纖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11640.1 | 申請日: | 2010-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5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P·西亞爾;D·莫蘭;L-A·德蒙莫里永;M·比戈-阿斯特呂克;S·里夏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雷卡通信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36 | 分類號: | G02B6/0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黃威;張彬 |
| 地址: | 荷蘭阿*** | 國省代碼: | 荷蘭;NL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擴大 有效面積 單模 光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傳輸領域,更具體地,涉及具有擴大的有效面積的線路 光纖。
背景技術
對于光纖,通常根據使折射率與光纖半徑相關聯的函數的曲線圖的外形 來對折射率分布進行分類。在標準方法中,到光纖中心的距離r顯示在x軸 上。在y軸上,顯示折射率(在半徑r處)與光纖包層的折射率之差。因此, 術語“階躍”、“梯形”、“三角形”或“α”折射率分布分別用來描述具有階梯形、 梯形、三角形或α形形狀曲線的曲線圖。這些曲線通常表示光纖的理論分布 或設定分布,同時光纖的制造約束條件可能導致略微不同的分布。
在標準構成中,光纖包括:光纖芯,其功能是傳輸和選擇性地放大光學 信號;和光學包層,其功能是將光學信號限制在纖芯內。為此,纖芯的折射 率nc和包層的折射率ng為使得nc>ng。眾所周知,光學信號在單模光纖中的 傳播可被分解成基模和二次模,基模被導入纖芯中,而二次模在纖芯包層組 件中被引導經過一定距離,二次模被稱為包層模式。
在標準構成中,階躍折射率光纖,也稱為SMF(“單模光纖”),用作用 于光纖傳輸系統的線路光纖。這些光纖具有遵守特定的電信標準的色散和色 散斜率以及標準化的截止波長和有效面積值。
響應于在來自不同制造商的光學系統之間兼容的需求,國際電信聯盟 (ITU)已經規定了一個標準,稱為SSMF(標準單模光纖)的標準光傳輸光 纖必須遵守的基準ITU-T?G.652。
其中,G.652標準為傳輸光纖建議了:在1310nm的波長處的模場直徑 (MFD)的范圍為8.6-9.5μm[8.6;9.5μm];表示為λcc的光纜截止波長的值 最大為1260nm;表示為ZDW的零色散波長的值的范圍為1300-1324nm[1300; 1324nm];在ZDW處的色散斜率的最大值為0.092ps/nm2-km。在標準方法中, 根據在22米光纖上傳播后不再是單模的光信號所在的波長來測量光纜截止 波長,正如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的分會86A在標準IEC?60793-1-44中所規定 的。
在本來已知的方式中,傳輸光纖的有效面積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光纖中的 非線性效應。具有擴大的有效面積的傳輸光纖能傳輸更長的距離和/或增加傳 輸系統的運行容限。典型地,SSMF具有大約為80μm2的有效面積Aeff。
為增加傳輸光纖的有效面積,曾建議制造與SSMF相比具有擴大和變平 的纖芯的光纖剖面。然而,光纖的纖芯形狀上的這種改變導致增加了微彎損 耗并且導致增加了光纖的有效的光纜截止波長。在標準方法中,根據在2米 光纖上傳播后為單模的光信號所起始的波長來測量有效的截止波長,正如 IEC的分會86A在標準IEC?60793-1-44中所限定的。
US-A-6?658?190描述了具有大于110μm2的擴大的有效面積的傳輸光纖。 這些光纖具有非常寬的纖芯,其纖芯寬度是SSMF的寬度的1.5倍至2倍, 并且光纖具有固定包層或淺下陷包層。為補償由有效面積的增加而引起的微 彎損耗的增加,該文獻建議增加光纖的直徑(圖29)。然而,這種光纖直徑 的增加伴隨著成本的增加,并且由于與其他光纖的不兼容而導致光纜敷設的 問題。另外,該文獻指出研究中截止波長隨著光纖的長度而減小(圖5),并 特別指出光纖在傳輸1km后達到了單模特性。然而,這種對截止波長的測量 并未遵守上文所引用的標準化測量法。在該文獻中所描述的光纖具有大于 1260nm的光纜截止波長和小于1300nm的零色散波長。
US-B-6?516?123描述了在1550nm的波長處具有大于100μm2的有效面積 的光纖。每一光纖均具有大于1260nm的光纜截止波長,因而超出了G.652 標準。
US-B-7?076?139描述了在1550nm的波長處具有120μm2的有效面積的光 纖。然而,該光纖具有大于1260nm的光纜截止波長和大約1280nm的ZDW, 因而這些值不滿足G.652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雷卡通信技術公司,未經德雷卡通信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16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過網絡的實時媒體同步的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帶有切割邊的自由流葉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