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光源裝置及用于該面光源裝置的導光體無效
| 申請號: | 200980147777.8 | 申請日: | 200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43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北條淳征;林健太郎;佐伯厚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麗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劉香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源 裝置 用于 導光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邊緣照明方式的面光源裝置以及用于構成該面光源裝置的導光體,該導光體適合于作為例如便攜式筆記本等的顯示器、液晶電視等的顯示部而被使用的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基本上由背光和液晶顯示元件構成。作為背光,從液晶顯示裝置的緊湊化的觀點出發,邊緣照明方式被頻繁采用。關于邊緣照明方式的背光,是將矩形板狀的導光體的至少1個端面作為光入射端面使用,沿著該光入射端面配置直管型螢光燈等的線狀或者棒狀的一次光源,使該一次光源所發出的光從導光體的光入射端面導入至導光體內部,并使其從作為該導光體的兩個主面中的一個面的光出射面出射。
關于移動電話機、便攜式游戲機等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或者各種電氣機械和電子設備的顯示器等的比較小的畫面尺寸的液晶顯示裝置,尤其被期望小型化并降低消耗電力。因此,為了減少消耗電力,作為背光的一次光源,使用的是作為點狀光源的發光二極管(LED)。使用LED作為一次光源的背光,例如如在日本特開平7-270624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那樣,為了發揮與使用線狀一次光源的背光同樣的功能,將多個LED沿著導光體的光入射端面一維地排列。近年,這樣的點狀一次光源不僅使用在小型的液晶顯示裝置,也使用在便攜式筆記本等的顯示器或液晶電視等的顯示部之外的其它的比較大的液晶顯示裝置。
日本特公平7-27137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提出這樣的方法,即光出射面使用粗糙面的導光體,將排列有多個棱鏡列的棱鏡片配置在導光體的光出射面上以使得該棱鏡面成為導光體側,為了抑制背光的消耗電力且盡可能不犧牲亮度,而使得出射光的分布變窄。但是,采用這樣的背光,雖然以低消耗電力得到高亮度,但亮斑易于通過棱鏡片識別出來。
以消除這樣的亮斑為目的,日本特開2004-6326號公報(專利文獻3)中提出:使導光體的形成棱鏡列的表面粗糙化,或者形成使棱鏡列的直線的形狀變形了的透鏡列。
又在日本特開2006-171253號公報(專利文獻4)和日本特開2006-261064號公報(專利文獻5)中揭示以下技術,即通過在導光體的一個面的一部分在大致沿著來自入射端面的光的前進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多個槽,以減少亮斑的技術。
背景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2706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平7-2713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6326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17125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26106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在采用專利文獻3所揭示的那樣的導光體的面光源裝置中,有時也會出現由于面光源裝置的大小、配置的LED等的點狀光源的個數、點狀光源的配置間隔,從各點狀光源出射的光相互重疊的部分亮度變高,導致在點狀光源前方部分產生暗部的情況。
又,在專利文獻4和專利文獻5中,槽形狀沒有最合適化,亮斑沒有徹底的消除。特別地,在這些專利文獻中并沒有揭示出,對將多個棱鏡列排列了的棱鏡片配置在導光體的光出射面上而構成的面光源裝置(特別地,配置在使得棱鏡片的棱鏡面成為導光體側的導光體的光出射面上而構成的高亮度的面光源裝置)消除亮斑,特別是與LED等的點狀光源相對應出現的點狀的亮度部分(熱點“HotSpot”)的出現所導致的亮斑。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這樣一種面光源裝置用導光體,其可以消除伴隨以上那樣的面光源裝置的點狀的一次光源的使用等從一次光源至導光體內的導入光的分布不均勻所引起的面光源裝置的亮斑,可以實現高品質的面光源裝置。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以上那樣的面光源裝置用導光體的面光源裝置、以及使用該面光源裝置的顯示裝置。
用來解決課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面光源裝置用導光體,以解決上述課題中的某一個。
該導光體為板狀,對從一次光源發出的光進行導光,且具有:從所述一次光源發出的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導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及該光出射面的相反側的背面,所述面光源裝置用導光體形成有與所述光入射端面靠近的入射側端邊部,該入射側端邊部在與顯示裝置的有效的顯示區域相對應的有效顯示區域之外,所述顯示裝置采用使用了所述導光體的面光源裝置而形成,所述面光源裝置用導光體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出射面及背面中的一個面形成有基本上沿著與所述一個面和所述光入射端面的邊界垂直的方向延伸、且彼此大致平行地排列的多個第1透鏡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麗陽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麗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477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