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用托線架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38230.6 | 申請日: | 200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81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智清;周大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楊曉松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用 托線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托線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多用托線架,既可用于落地式設備的走線固定,又可用于裝在機柜上設備的走線固定。
背景技術
網絡設備、服務器、工控機等使用時,通常都將設備擺放在機柜、地面或工作臺面上,設備之間的通訊往往布置有眾多的連接線纜,這些連接線纜走線往往是用扎線帶固定在機柜的固定孔上,因此,走線比較彎曲、凌亂,由于線纜受彎曲應力較大,從而使得其使用壽命和信號通信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響。
目前,使用的大多數托線設備均采用鋼、鐵等材料組合而成的托線架,其各組件連接安裝復雜、拆裝不便,且鋼、鐵等材料顯得比較笨重,移動和使用均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既可用于落地式設備的走線固定,又可用于裝在機柜上設備的走線固定的多用托線架,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走線彎曲較嚴重、線纜受力較大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多用托線架,包括支撐件和若干組托線板組件,所述托線板組件包括托線板和定位機構,所述托線板和定位機構連接,所述托線板上設有若干個走線孔和固定孔,所述托線板組件通過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支撐件上。
所述走線孔為U形槽狀結構,設置于托線板上端。
所述定位機構為線夾一,所述線夾一呈現矩形板狀結構,并通過螺絲結構固定于U形槽狀結構的走線孔上方。
所述走線孔為長方形孔狀結構,設置于托線板上,其邊緣設有一凸緣。
所述定位機構為線夾二,所述線夾二為一中間凸起的板狀結構,并通過螺絲結構固定于長方形孔狀結構的走線孔的凸緣上。
所述托線板的橫截面呈現倒鉤形;或所述托線板為一中空的矩形結構,其橫截面呈現倒U形。
所述支撐件包括立柱、支腳和橫梁,所述支腳和橫梁分別與立柱連接;所述立柱上設有若干個固定孔,所述立柱上的固定孔與所述托線板的固定孔配合連接。
所述立柱為兩個中空的矩形立柱,兩立柱相對一側的邊緣設有凸緣,所述立柱上的固定孔設置于凸緣上。
所述支腳、橫梁、立柱、線夾一、線夾二、托線板的材料均為鈑金件。
所述托線板上的固定孔、立柱上的固定孔均與標準機柜的固定孔尺寸兼容。
本實用新型的作用原理是:當用于落地式設備的走線固定時,只需將本托線架擺放于設備的出線端面附近,根據設備纜線的出線高度,上下調節托線板組件相對于立柱的安裝位置,即將托線板的固定孔對應立柱上適合高度的固定孔放置,并通過螺絲結構固定于立柱上;根據纜線的粗細程度,選擇合適的走線孔,并將纜線穿過走線孔,通過線夾夾緊固定。當用于裝在機柜上設備的走線固定時,只需將托線板組件從托線架上取出,并將托線板的固定孔通過螺絲結構安裝在機柜的標準固定孔上,即可使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既可以用于落地式設備的走線固定,也可以用于裝在機柜上設備的走線固定,可適用于多種應用場合,實現多用功能。
2、本實用新型通過線夾一和線夾二將線纜固定在走線孔內,可使得線纜分布均勻,以使設備出線端的線纜走線較直、彎曲較小,大大減少了線纜所受的彎曲應力,提高了線纜的使用壽命和信號通訊的可靠性。
3、本實用新型的多用托線架的立柱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成合適的高度;立柱上可安裝多組托線板組件;托線板組件使用兼容能力強,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上下調節相對于立柱的安裝位置,以使符合使用高度。
4、本實用新型的多用托線架的走線孔可用于多種粗細線纜的走線,粗線和細線均可使用,均可以用線夾一、線夾二夾緊固定。
5、本實用新型的各零件材料均可采用鈑金件制成,具有重量輕、承載量大、強度高等優點。
6、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螺絲結構實現托線板組件與支撐件、標準機柜的連接,以使托線架便于拆裝和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多用托線架的總體結構圖。
圖2是圖1所示多用托線架的分解結構圖。
圖3是圖1所示托線板組件的分解結構圖。
圖4是圖3所示托線板的右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托線板第二種結構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82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