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池座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71193.1 | 申請日: | 2009-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705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闕壯練 | 申請(專利權)人: | 纮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20;H01R33/05;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師事務所 11306 | 代理人: | 馬鐵良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池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電池座的結構改良。
背景技術
參閱圖1A所示,系為一般傳統2P電池座之前視剖面圖,配合圖1B所示,系為電池座100正極端子的彈片101之平面圖,其中該彈片101在裝入電池座100之后,彈片101之導電接腳1011與彈片101本體中央形成35°的夾角,由于該彈片101已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進而產生正向力消失;如圖2所示,當一般電池(為鈕扣電池)200安裝在電池座100內時,彈片101之導電接腳1011被壓縮為5°的夾角,使彈片101之導電接腳1011的力臂過短,而電池200與彈片101的接觸點,僅在于導電接腳1011之“單點”接觸,此種接觸方式易造成接觸不良,形成電池座100產生斷路的情形發生,因而有待改進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改良的電池座,其上安裝有正、負極端子彈片,其中:正極端子彈片彎折成曲狀,其外側導電接腳上設二觸腳;當電池安裝在電池座內時,電池與導電接腳及二觸腳共有三點的接觸。
該電池座將電池座內正極端子彈片改良為雙U造型曲狀的結構設計,該彈片因而可減少塑性形變并可增加與電池接觸的接觸點,故可有效解決電池座接觸不良或斷路之情形發生。
關于本創作之其它目的、優點及特征,將可由以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并參照所附圖式來了解。
附圖說明
圖1A:現用電池座之平面剖視圖;
圖1B:現用彈片之平面示意圖;
圖2:現用電池座安裝電池后之平面剖視圖;
圖3A:本創作之外觀圖;
圖3B:本創作彈片之平面示意圖;
圖4:本創作之平面剖視圖;
圖5:本創作安裝電池后之平面剖視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電池座????????????????(11、12)彈片
(111)導電接腳?????????????(112)觸腳
(20)電池??????????????????(100)電池座
(101)彈片?????????????????(1011)導電接腳
(200)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3A及圖4所示,本創作為一種2P電池座10之外觀圖,其上裝設有正、負極端子的彈片11、12,配合圖3B所示,本創作之主要改良在于:正極端子彈片11之新設計,該正極端子之彈片11彎折成一雙U型曲狀結構設計,并于其外側之導電接腳111上設有二觸腳112,而本創作彈片11導電接腳111的力臂較長(約有現有彈片101導電接腳1011力臂的三倍長),因而減少了形變,以避免塑性形變來增加正向力而保持接觸;參閱圖5所示,當一般電池(為鈕扣電池)20安裝在電池座10內時,電池20與彈片11共有三處的接觸點,除了于彈片11外側之導電接腳111接觸外,另于導電接腳111尾端之二觸腳112接觸,其多數的接觸點,增加導電的接觸,以避免接觸不良或斷路的情形發生。
綜上所述,本創作電池座之結構改良,系將2P電池座內正極端子之彈片,改良創新為一具雙U造型且將彈片外側之導電接腳力臂增長并增設二觸腳,其較長的力臂減少了塑性形變,以增加其正向力進而保持接觸;再者,當電池安裝在電池座內時,電池除了與彈片之導電接腳接觸外,更與導電接腳上之二觸腳接觸,形成三點接觸的情形,以避免產生斷電現象者。
在前述說明書中,本創作僅是就特定實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創作的設計特征是可做多種變化或修改,對于熟悉此項技藝人士可作之明顯替換與修飾,仍將并入于本創作所主張的專利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纮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纮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11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池連接結構
- 下一篇:太陽電池用等離子去邊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