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力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47417.X | 申請日: | 2009-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3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本山久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愛普生拓優科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L9/08 | 分類號: | G01L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綸偉;馬建軍 |
| 地址: | 日本東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力傳感器 | ||
1.一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該壓力傳感器具有:
外殼,其內部保持為真空狀態;
壓力輸入口,其在形成于所述外殼上的接頭部開口;
一面為受壓面的膜片,其封閉所述壓力輸入口;
力傳遞單元,其從所述外殼內部連接到所述膜片的另一面的中央部; 以及
感壓元件,其以力的檢測方向為檢測軸,
所述力傳遞單元的位移方向和所述檢測軸的方向與所述受壓面大致 垂直,
所述感壓元件的一端經由粘接單元支承固定在所述外殼上,另一端 經由粘接單元支承固定在所述力傳遞單元上,
所述粘接單元是無機粘接劑,
所述感壓元件具有設置于該感壓元件的兩端部上的基部,在設置于 所述兩端部上的基部之間具有振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無機粘接劑包含氧化鋁和Si化合物。
3.一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該壓力傳感器具有:
外殼,其具有壓力輸入口,該外殼的內部保持為真空狀態;
外表面為受壓面的膜片,其封閉該外殼的所述壓力輸入口;
力傳遞單元,其在所述外殼內部與所述膜片的中央區域連接,與該 膜片連動地在與該膜片的受壓面垂直的方向上運動;以及
感壓元件,其與該力傳遞單元和所述外殼連接,沿著與所述膜片的 受壓面垂直的軸設定檢測軸,
所述感壓元件具有設置于該感壓元件的兩端部上的基部,在設置于 所述兩端部上的基部之間具有振動部,
所述感壓元件的基部通過無機粘接劑與所述力傳遞單元和所述外殼 粘接。
4.一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該壓力傳感器具有:
外殼,其內部保持為真空狀態;
一對壓力輸入口,其同軸地設置在該外殼的對置的端面板上;
外表面為受壓面的第1、第2膜片,其封閉所述壓力輸入口;
力傳遞單元,其在所述外殼內部將所述膜片的內表面的中央區域彼 此連接;以及
感壓元件,其一端與該力傳遞單元的中途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外殼 連接,并且,與垂直于所述膜片的受壓面的軸平行地排列檢測軸,
所述感壓元件具有設置于該感壓元件的兩端部上的基部,在設置于 所述兩端部上的基部之間具有振動部,
所述感壓元件的基部通過無機粘接劑與所述力傳遞單元和所述外殼 粘接。
5.一種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該壓力傳感器具有:
外殼,其內部保持為真空狀態;
壓力輸入口,其設置在該外殼的端面板上;
外表面為受壓面的膜片,其封閉所述壓力輸入口;
力傳遞單元,其在所述外殼內部,在所述膜片的內表面的中央區域 配置在與該膜片的受壓面垂直的軸線上,且與對置的外殼端面板連接; 以及
感壓元件,其一端與該力傳遞單元的中途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外殼 連接,并且,與垂直于所述膜片的受壓面的軸同軸地設定檢測軸,
所述感壓元件具有設置于該感壓元件的兩端部上的基部,在設置于 所述兩端部上的基部之間具有振動部,
所述感壓元件的基部通過無機粘接劑與所述力傳遞單元和所述外殼 粘接。
6.根據權利要求3~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殼的內部與所述檢測軸平行地設置有支柱。
7.根據權利要求3~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通過中心軸形成所述力傳遞單元,
與所述中心軸平行地配置感壓元件。
8.根據權利要求3~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嵌入到形成于所述外殼的端面板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中, 與所述端面板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愛普生拓優科夢株式會社,未經愛普生拓優科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41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