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波技術在油茶籽加工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40666.9 | 申請日: | 200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8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韶關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H15/256 | 分類號: | C07H15/256;C07J63/00;C07H1/08;C11B1/06;B01J19/12 |
| 代理公司: | 韶關市雷門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周勝明 |
| 地址: | 512005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波 技術 油茶 加工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林副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波技術在油茶籽加 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油茶籽,也稱山茶籽,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是我 國的獨特油料資源。油茶籽中含有兩種主要有用成分,一是茶油,二是茶皂素。
茶籽油,與橄欖油并稱為世界兩大木本食用油,自古有“油中珍品”之稱。 經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檢驗確認,茶油的品質優于西方橄欖油,高檔精煉茶油與 橄欖油相比,營養和保健品質更高。橄欖油含不飽和脂肪酸75%~90%,而茶油 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5%~97%,為各種食用油之冠。
茶皂素是一種五環三帖類物質,具有親水性的糖體和疏水性的皂苷元,是 一種天然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乳化、分散、濕潤、發泡等表面活性作用 以及抗滲、消炎、鎮痛等藥理功能,并且有滅菌殺蟲和刺激某些植物生長的功 能,因而廣泛應用于日化、農藥、食品及醫藥等領域。茶皂素水溶性好,泡沫 豐富,去污力強,是洗滌用品工業、乳化劑工業的極佳選料,用以生產洗發香波、 沐浴露、洗發劑,既洗發護發、又消炎止癢,其去頭屑效果好。茶皂素的抗滲 漏與抗炎癥特征,在醫藥上具有消炎、鎮痛、抗菌、止咳化痰之功效,高純度的 茶皂素可開發成國家二類新藥茶皂素膠囊。在對蝦和螃蟹養殖方面,利用茶皂 素的溶血作用和魚毒作用,可作為清池劑,殺死有害魚類,而對蝦和螃蟹無毒 害作用。作為新型低毒高效農藥的主要配料之一,以其為主體精制而成的環保 型農藥助劑可廣泛用于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同時由于茶皂素的驅避和生 物激素作用,其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生物農藥,還能刺激作物生長,不會造成 土壤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
工業生產茶皂素目前采用水浸法、溶劑提取法,均存在提取時間長、產率 低、工藝復雜等缺點。而茶油生產企業一般采用帶殼壓榨,然后浸出提取茶油 工藝,采用該工藝得到的茶油質量較差。為了得到高質量的茶油,專利 CN200610031893.1、CN200810059993.4應用酸性蛋白酶、纖維素酶、淀粉酶等 對油茶籽進行了水酶法提取;專利200610031452.1采用物理低溫冷榨技術制取 茶籽油。目前水酶法和冷榨制取茶籽油的出油率偏低,制約了其在工業上的應 用。
茶皂素是山茶屬植物特有的一種表面活性物質,其乳化性、發泡性強,如 果不先去除茶皂素,在水酶法提取茶油的工藝操作中將會面臨乳化、發泡等問 題。我們以前研究了有機溶劑法從油茶籽仁中提取茶皂素,然后水酶法提取茶 油新工藝,取得了較好的實驗結果。微波輔助萃取具有選擇性高、用時短、溶 劑消耗少、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生物活性成分提取。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直接以油茶籽仁為原料, 采用微波提取茶皂素具有選擇性高、用時短、溶劑消耗少和一次提取率高的優 點,利用微波膨化預處理油茶籽仁原料,有利于提高后序制取茶籽油的出油率 的微波技術在油茶籽加工中的應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波技術在油茶籽加工 中的應用,其工藝步驟是:
第一步是油茶籽濕法破碎:取一定量的去皮、去內衣的油茶籽仁進行濕法 破碎,加入一定濃度的有機溶劑,制得油茶籽仁漿液;
第二步是微波提取茶皂素:將上述油茶籽仁漿液置于功率為100~900W的微 波環境中進行微波提取,微波提取時間為20~480s,然后離心分離出茶皂素提 取液和油茶籽殘渣,并重復操作1~2次;
第三步是微波膨化處理油茶籽殘渣:將上述得到的油茶籽殘渣置于功率為 2000~6000W的微波膨化設備中,微波膨化時間為10~120s,得到微波膨化的油 茶籽殘渣;
第四步是油茶籽殘渣的后序加工:采用水酶法或壓榨法從油茶籽殘渣中提 取茶油。
所述有機溶劑采用甲醇、乙醇或丙酮,其質量百分比濃度范圍為0~90%,提 取時的固液比范圍為1∶3~15。
取微波膨化后的油茶籽殘渣,加入酸性緩沖液,同時加入果膠酶,在加熱 條件下進行酶解,得到無色的高質量油茶籽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韶關學院,未經韶關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406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工位加工機床
- 下一篇:一種動力鋰電池組合蓋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