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油標尺通道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239429.6 | 申請日: | 200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792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洪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12 | 分類號: | F01M11/1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崗生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油 標尺 通道 | ||
涉及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機油標尺通道。
背景技術
在汽車行進中,發動機作為汽車的核心部件,其機油情況對汽車性能與壽 命的影響很大。而駕駛員對于機油情況的掌握一般是通過機油標尺來實現的。
通常,機油標尺通道安裝在缸體下端或者油底殼上,通過一節鋼管或者塑 料管引出。由于連接位置較低,標尺管往往比較長,加之尺寸公差較大,容易 與其他零件干涉,布置困難;安裝時,還需考慮安裝工具與拆裝空間,裝配工 藝性不好。
減少機油標尺通道與其他零件干涉,提高機油標尺通道的裝配工藝性是現 有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 解決機油標尺通道與其他零件的干涉問題,且具有很好的裝配工藝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油標尺通道,包 括缸蓋、缸體,其特征在于:說述的缸蓋的一缸與二缸之間設有機油標尺通道, 機油標尺通道由缸蓋機油標尺通道與缸體機油標尺通道組成,從而減少機油標 尺通道與其他零件的干涉情況。
一種機油標尺通道,所述的缸蓋機油標尺通道為斜孔,缸體機油標尺通道 為垂直空,缸蓋機油標尺通道與缸體機油標尺通道所成的角度為170°,從而方 便機油標尺的插拔。
一種機油標尺通道,所述的缸蓋機油標尺通道與缸體機油標尺通道連接處 為缸蓋與缸體連接處。
一種機油標尺通道,所述的缸蓋機油標尺通道與缸體機油標尺通道為φ8加 工孔。
一種機油標尺通道,所述的缸蓋與缸體連接處采用缸墊密封。
一種機油標尺通道,由于采用上述結構,該裝置具有減少機油標尺通道與 其他零件的干涉情況,提高機油標尺通道的裝配工藝性,加工工藝簡單,方便 機油標尺插拔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機油標尺通道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1、機油標尺;2、罩蓋機油標尺插拔口;3、缸蓋;4、缸蓋機油標 尺插拔通道;5、缸體;6、缸體機油標尺插拔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機油標尺通道,包括缸蓋3、缸體5,其特征在于:說述 的缸蓋3的一缸與二缸之間設有機油標尺插拔通道,機油標尺通道由缸蓋機油 標尺通道4與缸體機油標尺通道6組成,從而減少機油標尺通道與其他零件的 干涉情況。
在為解決機油標尺通道布置問題,通過在缸體5與缸蓋3上集成相關管路, 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小與發動機其他零部件的干涉情況,且安裝簡單。
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包括氣門室罩蓋2、缸蓋3、缸體5,其 特征在于:說述的方案,在發動機一缸與二缸之間,設有機油標尺插拔通道。 通道由罩蓋機油標尺插拔口(2)、缸蓋機油標尺插拔通道(3)與缸體機油標尺 插拔通道組成。
由于機油標尺插拔通道直接集成在缸體5與缸蓋3上,從而解決機油標尺 通道與其他零件的干涉問題,提高裝配工藝性。
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包括氣門室罩蓋、缸蓋、缸體,其特征 在于:說述的設計方案,在發動機一缸與二缸之間,設有機油標尺插拔通道。 通道由罩蓋機油標尺插拔口、缸蓋通道與通道組成。
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所述方案為:缸蓋機油標尺插拔通道為 斜孔,與缸蓋底面所成的角度為80°。缸體機油標尺插拔通道為垂直孔,方便 機油標尺的插拔。
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所述方案為:缸體、缸蓋機油標尺插拔 通道為缸蓋與缸體連接處。
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所述方案為:缸體、缸蓋機油標尺插拔 通道為φ8加工孔。
一種集成機油標尺通道設計方案,所述方案由于機油標尺插拔通道直接集 成在零件本體上,從而解決機油標尺通道與其他零件的干涉問題,提高裝配工 藝性。
發動機為四缸機,通常在四缸間布置6個曲軸箱通風回油通道,從缸蓋一 直到缸體油底殼。但在鏈傳動的發動機上,由于前端鏈輪室有很大的空間,直 接連通油底殼到缸蓋部分,足夠保證曲軸箱通風氣體的上行。因此,可以取消 前端一缸與二缸之間的2個曲軸箱通風回油通道,另外4個通風回油孔只由于 回油。一缸與二缸之間的回油可以通過缸蓋前端的開口,經鏈輪室流回油底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94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