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體外受精培養皿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235520.0 | 申請日: | 200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353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曾勇;陳偉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勇;陳偉濱 |
| 主分類號: | C12M1/22 | 分類號: | C12M1/22;A61B17/4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萬商天勤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明;潘笑玲 |
| 地址: | 518001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外受精 培養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殖醫學試驗中使用的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體外受精的器皿。
背景技術
體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或(external?fertilization)是指哺乳動物的精子和卵子在體外人工控制的環境中完成受精過程的技術,英文簡稱為IVF。由于它與胚胎移植技術(ET)密不可分,又簡稱為IVF-ET。在生物學中,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到母體后獲得的動物稱試管動物(test-tube?animal)。這項技術成功于20世紀50年代,在最近20年發展迅速,現已日趨成熟而成為一項重要而常規的動物繁殖生物技術。
體外受精技術對動物生殖機理研究、畜牧生產、醫學和瀕危動物保護等具有重要意義。如用小鼠、大鼠或家兔等作實驗材料,體外受精技術可用于研究哺乳動物配子發生、受精和胚胎早期發育機理。在家畜品種改良中,體外受精技術為胚胎生產提供了廉價而高效的手段,對充分利用優良品種資源,縮短家畜繁殖周期,加快品種改良速度等有重要價值。在人類,IVF-ET技術是治療某些不孕癥和克服性連鎖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體外受精技術還是哺乳動物胚胎移植、克隆、轉基因和性別控制等現代生物技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體外受精技術中,需要使用一種供精子和卵子進行體外受精的培養皿,現有技術中,這種器皿沒有什么特別的設計,通常是在該器皿中放入培養液,然后簡單地將精子和卵子放在一起以完成受精過程。但是我們知道,眾多精子的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將卵子和眾多精子同時放在一起,則很有可能與卵子結合的是一個質量較差的精子,由此使繁殖出來的后代質量不佳,或者直接影響受精胚胎的發育率和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篩選出優良的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體外受精培養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制造一種體外受精培養皿,包括:皿體;在所述皿體內設置有可供放置卵子的第一容置區和可供放置精子的第二容置區,所述第一容置區和第二容置區之間由至少一條通道連通,所述通道呈管狀且其頂部開有通氣孔。這樣精子在到達卵子所在位置時必須要先游過通道,由此可篩選出具有足夠活力的優質精子。
所述通道的長度可為2厘米至10厘米。較佳的實施方式是,所述通道的長度為3厘米。
所述通道呈彎曲狀,這樣皿體的尺寸可做得小一些。
所述通道可有兩條,分別在兩側連通所述第一容置區和第二容置區。
所述第一容置區、第二容置區以及通道的底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體外受精培養皿將精子和卵子分別放置在兩個容置區內,并通過通道連接,精子必須有足夠的活力才能游過通道與卵子結合,從而可有效地保證能到達卵子的精子質量都較好,避免質量差的精子輕易地與卵子結合,從而提高了受精胚胎的發育率和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并且最終保證了繁殖出來的后代具有較優良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體外受精培養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體外受精培養皿的水平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體外受精培養皿包括皿體1;在所述皿體1內的兩端設置有第一容置區11和第二容置區12,所述第一容置區11和第二容置區12之間由至少一條通道13連通。
所述第一容置區11和第二容置區12均由自皿體1底部向上延伸的豎壁圍成。其中,所述第一容置區11較大,呈圓形,用于放置卵子,所述第二容置區12較小,呈橢圓形,用于放置精子。
因實驗時所注入的培養液通常不多,而培養液中包含有油性物質,為了避免培養液在經過通道時斷開,所述通道13做成管道狀,且所述第一容置區11、第二容置區12以及通道13的底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時為了避免培養液中產生氣泡,通道13的頂部開有通氣孔15。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通道13設有兩條,分別在左右兩側連通所述第一容置區11和第二容置區12。通道13的長度可取2厘米至10厘米,以保證能夠有效阻止活力不夠強的精子到達第一容置區12與卵子結合。較佳的實施方式是,所述通道13的長度為3厘米。為了避免皿體1的尺寸過大,所述通道13可做成彎曲狀,能充分利用皿體內的空間。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培養皿進行體外胚胎受精的過程如下:
(1)向培養皿內的第一容置區11和第二容置區12注入培養液,所述培養液同時也流入連通所述第一容置區11和第二容置區12的通道13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勇;陳偉濱,未經曾勇;陳偉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2355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