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4145.0 | 申請日: | 2008-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88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付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海濤 |
| 主分類號: | A61F9/007 | 分類號: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3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虹膜 根部 斷裂 縫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眼科手術用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
背景技術
虹膜根部斷裂多發生于眼球外傷之后,輕微的虹膜根部斷裂一般無需處理,但對虹膜根部斷裂范圍較大的患者,由于會出現瞳孔不圓和(或)雙“瞳孔”,不但影響外觀,而且會產生復視,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視功能,因此必須對斷裂處的虹膜進行修復。以往的處理措施是用普通縫合針進行縫合,縫合前需在斷裂部位做角鞏膜緣切口,然后用鑷子夾住斷裂的虹膜后才能進行縫合,這樣操作不但十分不方便,而且通過反復夾持虹膜對本已受傷的虹膜的創傷也相當大,加之手術切口的存在,加重了術后的炎癥反應,影響了術后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直接在虹膜根部斷裂的相對部位角鞏膜緣做穿刺,不需要在斷裂部位做角鞏膜緣切口,能夠減少創傷、操作方便、提高效率,減輕術后炎癥反應。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包括實心針體及手持柄,所述實心針體在靠近針尖處設有沿針體軸向延伸的引線槽,所述引線槽為設在針體中心線一側前后貫通的長形槽,所述長形槽在針體徑向表面設開口,所述開口位置設在長形槽的中部。
所述長形槽的最前端距針尖最前端5mm,所述長形槽的開口寬度為眼科10/0縫合線的直徑,所述長形槽的寬度尺寸為10/0縫合線直徑尺寸,所述長形槽的軸向長度尺寸為10/0縫合線直徑的3倍。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與普通縫合針相比,所述實心針體在靠近針尖處設有沿針體軸向延伸的引線槽,引線槽為設在針體中心線一側前后貫通的長形槽,長形槽在針體徑向表面設開口,開口位置設在長形槽的中部,且與手持柄為一體,手術時不需在虹膜受傷部位做角鞏膜緣切口,也無需用鑷子夾持虹膜進行操作,只需在受傷虹膜的相對部位角鞏膜緣做穿刺,依次穿過斷裂的虹膜緣—角鞏膜緣后,穿出眼球壁,待引線槽開口暴露后,將縫線直接滑入引線槽,然后回拉手持柄,將縫線引入前房,繼續回拉手持柄直至針尖脫離斷裂虹膜緣,并將縫線引出斷裂虹膜緣后,將帶有縫線的穿刺針緊貼斷裂的虹膜緣移動適當距離后再穿過未縫合的斷裂虹膜緣—角鞏膜緣—出球壁,將縫線送出球壁后再將縫線滑出引線槽,回拉手柄使針尖部退至斷裂虹膜緣,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斷裂虹膜的縫合,最后將兩端的縫線拉緊,完成手術,因而具有手術操作方便、效率高,并能減少手術創傷、減輕術后炎癥反應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針尖,2—開口,3—中心線,4—實心針體,5—手持柄,6—最前端,7—引線槽,8—最后端。如圖1、圖2所示的虹膜根部斷裂縫合針,包括實心針體4及手持柄5,實心針體4在靠近針尖1處設有沿針體軸向延伸的引線槽7,引線槽為設在針體中心線3一側前后貫通的長形槽,長形槽在針體徑向表面設開口2,開口2位置設在長形槽的中部,長形槽的最前端6距針尖最前端5mm,長形槽的開口2寬度為眼科10/0縫合線的直徑,長形槽的寬度尺寸為10/0縫合線直徑尺寸,長形槽的最前端6和最后端8之間的軸向長度尺寸為10/0縫合線直徑的3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海濤,未經付海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4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線式膜形成裝置
- 下一篇:凈水濾筒以及具有該凈水濾筒的凈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