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慣性平臺金屬減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3090.3 | 申請日: | 200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730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慶喜;李鳴;董利彬;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F15/02 | 分類號: | 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安 麗 |
| 地址: | 100854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慣性 平臺 金屬 減震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器,特別是一種全金屬材料的慣性平臺用減震器。
背景技術
目前,慣性平臺減震器中使用的減震器是金屬與非金屬混合型的結構,橡膠減震器由金屬嵌件與生橡膠通過模具硫化為一體,減振材料一般采用阻尼橡膠,由于橡膠材料的屬性,在高溫環境下容易變軟,在低溫環境下容易變硬,而且隨著使用時間或貯存時間的增加,容易出現老化、性能發生變化等現象,因此,現有的慣性平臺減震器存在性能受溫度影響不穩定,貯存期短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受環境溫度影響小、承載力大、使用壽命長的慣性平臺金屬減震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慣性平臺金屬減震器,包括上直角件、下直角件和三個相同的圓柱形金屬減震器;上直角件和下直角件相互配合將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固定,并使得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之間相互垂直。
所述的上直角件、下直角件和圓柱形金屬減震器均由全金屬材料制成。
所述的圓柱形金屬減震器通過螺釘與上直角件和下直角件固定連接。
所述的上直角件上留有慣性平臺固定螺紋安裝孔。
所述的下直角件上留有減震器固定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采用上直角件和下直角件相互配合將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固定,且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之間相互垂直,使慣性平臺減震器三向等剛度,解決了三個方向剛度相互耦合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上直角件、下直角件和圓柱形金屬減震器均由全金屬材料制成,避免了非金屬材料受溫度影響剛度變化明顯及易老化的不足,并進一步增強了減震器的連接剛度,提高了承載能力;
(3)本實用新型中上直角件、下直角件與圓柱形金屬減震器之間,以及上直角件、下直角件與慣性平臺之間均采用螺釘進行固定連接,使用輔助器件少,具有互換性,安裝簡便。
(4)本實用新型中上留有慣性平臺固定螺紋安裝孔,下直角件上留有減震器固定安裝孔,便于使用螺釘與慣性平臺和安裝基面固定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減震器的組成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減震器的裝配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減震器的組成結構圖,包括上直角件1、下直角件2和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3~5,上直角件1和下直角件2相互配合將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3~5固定,并使得三個圓柱形金屬減震器3~5之間相互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原理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慣性平臺金屬減震器的基本形式,它由上直角件1、下直角件2、圓柱形金屬減震器3~5、及螺釘6~11組成。圖中螺釘6和7用于固定減震器3,螺釘8和9用于固定減震器4,螺釘10和11用于固定減震器5,螺紋孔12用于安裝平臺,螺紋孔13和14為減震器安裝孔。
上直角件1、下直角件2的形狀和接口可根據需要設計成不同的形式。圓柱形金屬減震器3~5可采用國產JHZ系列或JZ系列減震器,材料為鋁合金等。
慣性平臺金屬減震器的使用一般是對稱安裝于慣性平臺的四角遠端,構成慣性平臺減振系統。
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未經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30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