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10672.8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952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韓培戀;陳南寧;劉鵬;韓志勇;胡曉軍;李鴻波;曹建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京誠之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1/18 | 分類號: | B21B31/18;B21B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培英 |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軋機 工作 輥竄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軋機,特別涉及一種能夠對軋制薄板帶材軋機的工作輥進行安裝、更換的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軋機軋制帶鋼時,需要對上工作輥、下工作輥沿帶鋼寬度方向位置進行軸向相向移動調節,以達到調整板型目的。目前,現有軋機工作輥竄輥采用的一種方式,如北京京誠之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專利ZL200620137863.4“改進型八輥軋機”,它由支撐輥、工作輥和中間輥構成,該軋機的中間輥為傳動輥,工作輥的輥型竄輥調整靠竄輥液壓缸,工作輥與竄輥液壓缸的缸桿通過聯接銷連接。它的不足之處:其一無論是竄輥液壓缸與工作輥勾連在一起帶動工作輥竄動還是竄輥液壓缸與工作輥脫開更換工作輥均需要人工將其插銷插入或拔出其銷孔,使得安裝工作輥和更換工作輥及其費力;其二軋機傳動側設置中間輥的傳動接軸、接軸托架及各種生產介質管道等設備,操作空間狹窄、操作環境惡劣,使得工作輥更換及其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簡單可靠的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
本實用新型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包括兩個竄輥液壓缸,分別與兩個竄輥液壓缸聯接的頂桿和旋轉機構;竄輥液壓缸的缸桿上套裝有接頭,在缸桿端部安裝有缸桿接頭;頂桿與接頭聯接。
本實用新型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旋轉機構可以包括旋轉液壓缸,與旋轉液壓缸的缸桿聯接的雙邊齒條和分別安裝在兩個頂桿上的齒輪,雙邊齒條分別與齒輪相嚙合。旋轉機構也可以包括兩個旋轉液壓缸和分別與兩個旋轉液壓缸缸桿相聯接的兩個單邊齒條,兩個單邊齒條分別與安裝在頂桿上的齒輪相嚙合。
上述頂桿的一端具有螺紋,另一端具有T形頭,所述接頭具有內螺紋。
上述T形頭的軸向剖面為T形,端面形狀為扁平形;T形頭端面扁平形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一對相對的兩邊為平面,另一對相對的兩邊為弧面或多邊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
1、本裝置通過旋轉機構使T形頭旋轉,從而使頂桿能夠根據需要快速地與工作輥進行勾連或脫開,減少了工作輥的換輥時間,提高了生產作業率。
2、驅動旋轉液壓缸使頂桿能夠根據需要全自動地與工作輥進行勾聯在一起,無需人工操作,可以安全地更換工作輥。
總之,本實用新型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在保證工作輥進行竄動調節的同時,又實現了對工作輥既易于操作,又安全、可靠地進行安裝或更換,特別適用于六輥軋機、八輥軋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3是圖1中所示的頂桿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
圖5是頂桿與工作輥脫開狀態示意圖。
其中:1接頭,2頂桿,3齒輪,4凹孔,5中位,6上工作輥、7下工作輥,8齒條,9旋轉液壓缸,10缸桿接頭,11缸桿,12上工作輥竄輥液壓缸,13下工作輥竄輥液壓缸,14連接鍵,15T形頭,16鍵槽,17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軋機工作輥竄輥裝置位于軋機工作輥的一側,包括上工作輥竄輥液壓缸12、下工作輥竄輥液壓缸13,分別與上工作輥竄輥液壓缸12、下工作輥竄輥液壓缸13聯接的頂桿2和旋轉機構。
每個竄輥液壓缸的缸桿11上套裝有接頭1,在缸桿端部安裝有缸桿接頭10,所述頂桿2與接頭1聯接。
參見圖3和圖4,頂桿2的一端具有螺紋,另一端具有T形頭15;該T形頭15的軸向剖面為T形,端面形狀為扁平形,該扁平形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一對相對的兩邊為平面,另一對相對的兩邊為弧面或多邊形。接頭1具有內螺紋,通過此螺紋將頂桿2與接頭1聯接。
參見圖2,旋轉機構可以包括旋轉液壓缸9,與旋轉液壓缸9的缸桿聯接的雙邊齒條8和分別安裝在兩個頂桿2上的齒輪3,雙邊齒條8分別與兩個齒輪3相嚙合。旋轉機構也可以是具有兩個旋轉液壓缸9和分別與兩個旋轉液壓缸9缸桿相聯接的兩個單邊齒條,兩個單邊齒條分別與安裝在頂桿2上的兩個齒輪3相嚙合。
齒輪3通過連接鍵14與頂桿2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京誠之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京誠之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06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