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性淀粉類高分子絮凝劑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0673.2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蘇忠民;蘭亞乾;李鹿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51/00 | 分類號: | C08F251/00;C08F2/44;C08K11/00;C02F1/56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東師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延軍;趙軍 |
| 地址: | 130024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性 淀粉 高分子 絮凝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以玉米粉、泥炭和丙烯酸等為主要原料,采用新型生產工藝的改性淀粉類絮凝劑。
背景技術
絮凝劑在污水處理中已被廣泛使用,按其原料主要可分為無機絮凝劑、人工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和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三大類。其中無機絮凝劑和人工合成高分子絮凝劑由于在生產、使用和后續處理過程會對人和其他動植物有一定的潛在危害,且無機絮凝劑容易受氣溫、水溫的變化而影響絮凝效果,因此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改性淀粉絮凝劑是一類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劑,由于其具有原料易得、價格低廉、無毒、易生物降解、對環境無污染等特點,在自來水和各種工業污水的凈化處理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該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目前開發的改性淀粉絮凝劑種類很多,主要分為淀粉接枝共聚類絮凝劑、淀粉醚類絮凝劑及淀粉黃原酸酯類絮凝劑幾類。我們所開發的新型環保絮凝劑屬于淀粉接枝共聚類,現有的淀粉接枝共聚類高分子絮凝劑存在生產工藝復雜、條件控制要求高、反應產率低、產物后處理復雜等缺點,這些缺點導致生產困難,成本過高,不利于環保,對工業生產和實際應用造成很大影響。
根據已有專利CN?1792854A?CN166707A?CN?1597549CN?1554592A等的介紹,現今淀粉接枝共聚類高分子絮凝劑接枝共聚的主要制備工藝為:
玉米淀粉→高溫糊化→加入聚合單體→加入引發劑和交聯劑→(氮氣保護下)→加熱、保持恒溫反應→淀粉接枝共聚
傳統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劑合成方法上有以下幾個缺點:
(1)淀粉需要糊化、反應過程需氮氣保護,浪費資源。
(2)由于單體濃度較低,聚合速率較慢,設備利用率和生產能力較低。
(3)由于溶劑的存在,必須采用回收裝置,反應得到的產品需要過濾、洗滌,導致原料的損失,反應過程中還產生對環境有污染的廢水、廢渣等。
(4)設備多,工藝復雜,產品的產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生產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新型生產工藝,具有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產率高、無需加熱和氮氣保護、無污染物排放等優點。另外本絮凝劑具有絮凝效果好、吸附能力強、形成絮體大、沉降速度快、易于分離,可生物降解、無污染等特點。
本發明工藝過程:
(1)配置中和液:稱取丙烯基化合物40-60g,在不斷攪拌的條件下,將26%氫氧化鈉溶液加入到丙烯基化合物中進行中和反應,配置成中和度為60-90%的丙烯酸中和液。待反應完全后,停止攪拌使中和液逐漸冷卻。
(2)接枝共聚反應:同一容器中,在不斷攪拌條件下,將單體總質量10-20%的玉米粉和單體總質量10-20%的泥炭粉先后加入到冷卻至20-40℃的中和液中。恒定溫度,攪拌20-40min,使淀粉和泥炭粉分散均勻。再緩慢的加入單體總質量0.5-2.0%引發劑(過硫酸鉀)和單體總質量0.1-0.5%交聯劑(NMBA-----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恒溫0.5-3.0h。待反應液變至半透明的粘稠液,加入25%的氨水10-20ml,把體系的pH值調至7-8。靜止10-30min后,體系反應完全,放出氣體至完成。
(3)產物的后處理:將產物處理成小的塊狀,放置到烘箱中,在100-130℃下干燥至恒重。經過破碎、粉碎,得到顆粒或粉末狀的高分子絮凝劑。
與其它同類絮凝劑相比本品的主要特點:
(1)自放熱交聯工藝
在反應的進行過程中采用了自放熱交聯的技術,反應在較溫和的溫度下進行,不用額外對體系升溫,避免了能量的損失,使體系的交聯效果更好,該技術大大簡化了反應步驟,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2)絮凝劑功能化
高分子改性絮凝劑大多數是采用丙烯酰胺接枝淀粉,而我們采用丙烯酸和泥炭的混合體直接和玉米粉反應。由于加入了活性泥炭,增強對一些有毒離子的吸附性能,改進了絮凝劑的功能。這種方法在國內外還未見報道,確保了我們項目的新穎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師范大學,未經東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06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EMC設備
- 下一篇:酶解木質素或其衍生物改性瀝青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