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重力勢能轉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9600.1 | 申請日: | 2008-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0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全章;竇蘭梅;王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全章 |
| 主分類號: | F04B9/00 | 分類號: | F04B9/00;F04B9/10;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南陽市智博維創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 帆 |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力 勢能 轉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重力勢能轉裝置。
技術背景
大自然能是自然界賜給人類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無任何環境污染的能 源。人類利用大自然能作為動力源進行能量轉換一般可分為兩類,其中一類 是靠大自然的動能做功的能量轉換裝置,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機、潮 夕能發電機等;另一類是靠大自然的重力勢能做功的能量轉換裝置,如:水 力發電機。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風力發電機因受氣候、地域的限制 比較大,且能量密度不穩定,即使轉換成電能,還需高壓輸電,所以風力發 電機只能在局部地區、小范圍內使用。利用水力發電機發電,不僅受氣候變 化的影響較大,而且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更大,因此水力發電機站只能在少數 的、特殊的地域建立,且建站周期長、費用高、建成后對地理環境還會產生 一定的不利影響,發出的電在輸送時仍需高額費用。因此水力發電是目前世 界上能供人類利用的一大能源,而不可能是唯一能源,人類還需大量使用資 源型能源。如:天燃氣、石油、煤等。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 成本低,不受氣候變化、不受地理位置影響,對環境無任何污染,利用大自 然的重力勢能為動力抽取地下深層液態物質的重力勢能轉換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重力勢能轉換裝置通過管 路依次連接有水泵、過濾器、液控二位四通閥、轉換泵,由水泵輸出的動力 水管與液控二位四通閥的P口相連,液控二位四通閥的A口由動力管路與轉 換泵的下活塞腔工作液口相連,液控二位四通閥的B口由動力管與轉換泵的 上活塞腔工作液口相連,所述D口為轉換泵的下活塞腔工作液口,所述C口 為轉換泵的上活塞腔工作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二位四通閥具有閥體, 閥體兩端分別設有與閥芯腔相連通的液控口,快跳閥分別位于液控口內;所 述轉換泵具有泵體、位于泵體內的上、下活塞腔和位于活塞腔內的上、下活 塞,在泵體內分別設有與上、下活塞腔相連通的負反饋凹槽,負反饋凹槽分 別通過管路與液控二位四通閥的液控口相連通,活塞上設有與負反饋凹槽相 對應的凸臺;液控二位四通閥的O口由排水管伸入被抽液體的液面下部,下 活塞腔進液管通過單向閥與轉換泵的下活塞腔進液口相連,轉換泵的下活塞 腔出液口通過單向閥連通出液管,上活塞腔進液管通過單向閥與轉換泵的上 活塞腔進液口相連,轉換泵的上活塞腔出液口通過單向閥連通出液管;
所述轉換泵的負反饋凹槽分別設置在泵體上、下活塞腔的無活塞腔一側端 部,所述與負反饋凹槽相對應的凸臺分別設置在活塞的無活塞桿一側,所述 轉換泵的上活塞腔進液口和上活塞腔出液口分別設在上活塞腔的有活塞桿一 側的泵體上,所述轉換泵的下活塞腔進液口和下活塞腔出液口分別設在下活 塞腔的有活塞桿一側的泵體上,所述轉換泵的上活塞腔工作液口和下活塞腔 工作液口分別設置在上、下活塞腔的無活塞桿腔一側的泵體上。
所述轉換泵活塞的凸臺具有在凸臺的側面和端面之間設有返程補油通道, 在返程補油通道內設有單向閥。
所述水泵和過濾器之間設有蝶閥,在水泵的入口和過濾器出口并聯設置手 動旁通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全章,未經王全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96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