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處嵌巖鉆孔樁鉆孔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8404.2 | 申請日: | 2008-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9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付俊雄;呂芝林;朱峰;彭元平;齊濤;孫向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7/00 | 分類號: | E21B7/00;E02D5/2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成 鋼 |
| 地址: | 4430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處嵌巖 鉆孔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處嵌巖鉆孔樁鉆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的干處嵌巖樁基施工都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在少數情況下也有采用常規的鉆 孔樁施工的。人工挖孔樁施工具有進度慢,安全性差和超挖回填量大等缺點。人工挖孔 樁作業中爆破作業對基巖的穩定性也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鉆孔樁施工一般都是采用 泥漿正循環排碴,采取泥漿泵輸送泥漿至孔底,通過泥漿的浮力和流動將孔底石碴帶出。 在施工中常常由于泥漿比重太小(注:比重太大,泥漿泵不能正常工作)和孔樁太深, 排渣效果較差,又由于進尺緩慢,提升鋼絲繩在一個部位長期磨損和彎曲疲勞,容易斷 裂而發生掉錘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人工挖孔施工和常規的鉆孔施工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干 處嵌巖鉆孔樁鉆孔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干處嵌巖鉆孔樁鉆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導樁挖孔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法,導樁施工深度需根據地質情況而定, 一般要求導樁深度不小于2米,同時嵌入完整的基巖不少于2米。
2、鉆機就位。選用沖擊鉆鉆孔施工。根據樁徑確定鉆頭重量,在鉆機前部1米范 圍澆筑10cm厚混凝土并將鉆機安裝區平整夯實,待混凝土達到7天齡期導樁開挖完畢 后進行鉆機安裝,鉆機安裝必須平穩牢靠,不晃動。
3、造漿鉆進
鉆孔造漿選用黏土分次往孔內投放,同時往孔內注水,開動鉆機沖擊造漿鉆進。開 始時鉆機沖程控制在1.5-2.0米,隨著造漿量的增加沖程也跟著按每小時0.8-1.2米的 高度均勻增加。
4、正常鉆進
正常鉆進沖程控制在4-6米內。鉆進時漿液比重控制在1.3-1.5g/CM3左右。
5、鉆孔進尺達到1.5-3.0米后即可開始掏渣清孔。清孔前將鉆頭提到高出孔口約 2.5米,然后啟動副卷揚機提升掏渣筒掏渣。掏渣筒直徑約為樁徑的一半,底部設有閥 門,閥門開啟是利用掏渣筒的重量形成的地基支撐反力頂開。
測量鉆孔進尺,鉆孔未達到設計深度,重復步驟3、4、5,直到達到設計深度。
6、清孔驗收
鉆孔達到設計深度清渣完畢后利用水管將孔壁沖洗干凈,然后用掏渣筒再次清理即 可報驗。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采取每一循環將孔內漿渣掏盡,可以減少鉆機反復沖擊鉆渣, 施工效率提高2~3倍,施工速度為人工挖孔的2倍以上;鉆孔風險小,遇到卡鉆或鉆 頭脫落可以隨時將孔內清干處理,且不需要泥漿泵,設備損耗少;由于鉆孔可以將樁基 形成光滑的壁面,減少樁孔的超挖,可以節約混凝土用量;采用鉆孔施工可以避免人工 進入深孔開挖作業,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可以象人工挖孔樁一樣采用干處振搗澆筑混 凝土,施工風險小,質量易保證,且可以節約水泥約三分之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1兼作摘要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干處嵌巖鉆孔樁鉆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導樁挖孔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法,導樁施工深度需根據地質情況而定, 一般要求導樁深度不小于2米,同時嵌入完整的基巖不少于2米。
2、鉆機就位。選用沖擊鉆鉆孔施工。根據樁徑確定鉆頭重量,在鉆機前部1米范 圍澆筑10cm厚混凝土并將鉆機安裝區平整夯實,待混凝土達到7天齡期導樁開挖完畢 后進行鉆機安裝,鉆機安裝必須平穩牢靠,不晃動。
3、造漿鉆進
鉆孔造漿選用黏土分次往孔內投放,同時往孔內注水,開動鉆機沖擊造漿鉆進。開 始時鉆機沖程控制在2米左右,隨著造漿量的增加沖程也跟著按每小時1米的高度均勻 增加。
4、正常鉆進
正常鉆進沖程控制在4-6米內。鉆進時漿液比重控制在1.4g/CM3左右。
5、鉆孔進尺達到2.5米左右后即可開始掏渣清孔。清孔前將鉆頭提到高出孔口約 2.5米,然后啟動副卷揚機提升掏渣筒掏渣。掏渣筒直徑約為樁徑的一半,底部設有閥 門,閥門開啟是利用掏渣筒的重量形成的地基支撐反力頂開。
測量鉆孔進尺,鉆孔未達到設計深度,重復步驟3、4、5,直到達到設計深度。
6、清孔驗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84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苯乙烯保溫球生產裝置
- 下一篇:一種眼鏡鏡片框架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