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含量吡喹酮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45904.0 | 申請日: | 200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7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房春林;楊海涵;劉宗秀;李猶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乾坤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08 | 分類號: | A61K9/08;A61K31/4704;A61K47/44;A61K47/14;A61P3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啟龍;卓仲陽 |
| 地址: | 611100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量 吡喹酮 注射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獸醫(yī)藥物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獸用抗寄生蟲藥物,是一種含高含量吡喹酮的獸用抗寄生蟲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吡喹酮化學名為2-環(huán)己基甲?;?1,2,3,6,7,11b-六氫-4H-吡嗪并[2,1-α]異喹啉-4-酮、英文名PRAZIQUANTEL、CAS?No.55268-74-、分子式C19H24N202、分子量312.41。吡喹酮其性質(zhì)無色、無臭、味味苦,外觀為結晶性粉末,在正常狀態(tài)下性質(zhì)很穩(wěn)定,略溶于水,可溶于三氯乙醇。
作用機理:目前解釋的是該藥物能妨礙蟲體對葡萄糖的攝取,使乳酸產(chǎn)生減少,同時增加了蟲體對糖原的消耗,使蟲體肌肉迅速痙攣后麻痹而排出體外,療效迅速。為一新型廣譜、高效、低毒類抗寄生蟲藥物。主要用于多種吸蟲、絳蟲和絳蟲蚴等寄生蟲感染的治療和預防。對日本血吸蟲病、華支睪吸蟲病,肺吸蟲病和各種絳蟲病等均有良效。由于吡喹酮對尾蚴、毛蚴也有殺滅效力,故也用于預防血吸蟲感染和治療腦囊蟲病。我國是在1977年合成并開始試驗應用于臨床,1982年正式投放市場。吡喹酮上市以來,因其高效、低毒、抗寄生蟲譜廣等特點,很快成為治療血吸蟲病和多種寄生蟲病的主要藥物。
獸醫(yī)臨床上目前使用的吡喹酮制劑主要有片劑、緩釋棒等,片劑口服給藥后吸收迅速,但藥效維持時間較短,僅為2-4小時,臨床需要反復給藥。關于其注射液的研制,劉恩勇(2001)報道,吡喹酮注射液的毒性大小與其溶劑的選擇有很大關系,而且低含量吡喹酮注射液臨床使用劑量較大,注射時不方便,對肌肉的刺激性也大。因此,尋找對吡喹酮溶解性好、對肌肉組織刺激性小的溶劑來制備吡喹酮注射液對臨床治療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對比文獻上看,與本發(fā)明技術最接近的是中國專利CN200810017374.9號《一種長效吡喹酮緩釋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文獻;但該對比文獻公開的目的、配比組份均與本發(fā)明有著區(qū)別性的不同。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獸醫(yī)臨床出現(xiàn)的上述技術上的不足與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吡喹酮溶解性好、對肌肉組織刺激性小、臨床使用方便的溶劑即一種高含量吡喹酮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達到本發(fā)明所說的目的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高含量吡喹酮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注射液由如下百分比組份配制而成:具體組份含量為吡喹酮20-30%(W/V),苯甲醇為10-15%(V/V),植物油或油酸乙酯20%-70%(V/V),苯甲酸芐酯或乳酸乙酯為20%-70%(V/V),抗氧化劑BHA(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BHT(二特丁基羥基甲苯)分別為0.02%-0.5%(W/V)。
所述的一種高含量吡喹酮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用植物油、油酸乙酯、苯甲酸芐酯、乳酸乙酯、苯甲醇中的2種或2種以上溶劑混合作為注射液溶劑,其中苯甲醇為必需溶劑。
所述的一種高含量吡喹酮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選擇的植物油可以是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大豆油、棉籽油的任意一種。
所述的一種高含量吡喹酮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還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一定量苯甲醇于配液缸內(nèi),通過蒸汽加熱至60-80℃,加入BHA(叔丁基對羥基茴香醚)和BHT(二特丁基羥基甲苯),以300-500r/min速度攪拌溶解,再加入吡喹酮攪拌溶解后,保持其配液缸內(nèi)溶液溫度在60-80℃,然后再加入植物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大豆油、棉籽油任意一種)、油酸乙酯、苯甲酸芐酯、乳酸乙酯中的一種或二種溶劑攪拌溶解并定溶,定溶后繼續(xù)攪拌20分鐘后冷卻至常溫,溶液通過板框過濾器并用0.8um濾膜過濾后,用拉絲罐封機采用10ml安瓶分裝,通過高壓蒸汽滅菌鍋100℃條件下流通蒸汽滅菌30min,冷卻后包裝。
最佳組份配比:吡喹酮25%(W/V),苯甲醇為13%(V/V),植物油30%(V/V),苯甲酸芐酯為30%(V/V),;抗氧化劑為BHA和BHT混合物,分別為0.02%(W/V)和0.05%(W/V)。
為了解決前述問題并達到本發(fā)明之目的,根據(jù)對吡喹酮藥物性質(zhì)的研究,本發(fā)明采用苯甲醇、植物油和苯甲酸芐酯等作為溶劑來制備吡喹酮的高濃度制劑。實驗結果表明,本注射液在臨床規(guī)定用藥劑量范圍內(nèi)無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臨床用于預防和治療羊腦多頭蚴病和其它絳蟲病,其效果良好。
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用于莫尼茨絳蟲病的感染和治療,臨床推薦劑量為20mg/kg體重肌肉注射,臨床治愈率均為100%;山羊自然感染腦多頭蚴臨床推薦劑量為40mg/kg體重肌肉注射,臨床治愈率為89.7%;有效率100%。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乾坤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未經(jīng)成都乾坤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59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用于控制車輛的主制動器的系統(tǒng)
- 下一篇:傾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