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背木耳發酵物、含該發酵物的口服制劑及制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4874.1 | 申請日: | 2008-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4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羅霞;鄭林用;魏巍;許曉燕;葉利明;費小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陽市食用菌專家大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06 | 分類號: | A61K36/06;A61P29/00;A61P37/04;A61P39/06;A23L1/28;C12N1/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武森濤 |
| 地址: | 618100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木耳 發酵 口服 制劑 制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采用中藥材與黃背木耳發酵制備而得的發酵產物及其制備方法,并涉及 該發酵物的衍生產品及在醫藥保健食品領域的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多種藥用、食用真菌代謝產物的研究,尤其涉及多糖類的抗腫瘤研究已有 許多報道。長期以來其生產研究主要集中在液體深層發酵技術方面,又以借鑒抗生素生 產工藝為主要方式;液體深層發酵技術生產效率較高,產品質量較穩定,但存在成本較 高、耗能大、且易受污染、不易操作等技術問題。
由于我國具有豐富的中藥資源,現研究領域新興的雙向型發酵技術即是將中藥添加 到真菌發酵底物中用于混合發酵的發酵技術,利用中藥在發酵過程中抑制或促進真菌生 長,或是影響代謝的作用,同時真菌又能通過微生物轉化的作用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進 行合成或修飾對中藥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若將適當的中藥材作為真菌發酵培養基或培 養基的一部分成分,使其既提供真菌生長所需營養,同時又因真菌的分解和合成作用產 生新的成分,從而使其性質發生變化;同時因不同種類真菌的生理代謝過程不同,基質 中采用的中藥材品種不同,因而使得發酵產生的物質可能具有的性質變得不可預測,但 是要在數以千計的中藥資源中與目前常用的藥用、食用真菌配對培養發酵,以求獲得兼 具真菌和中藥材的功效、或產生新功效的藥性菌質、或兼有原有營養基質和中藥材基質 的全性菌質發酵終產物的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則大大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鎮痛、抗脂質過氧化、清 除自由基、增強免疫促進代謝作用的全新的發酵產物。
該發酵產物是以黃背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l為起始菌種,在其培養 基質中加入丹參,采用固體發酵的方式所得到的包含菌絲體及培養基質成分在內的菌質 混合物。
具體地,在培養基中包括提供碳源和氮源的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計為玉米芯 3%~78%、麥麩8%~24%、玉米粉2%、蔗糖1%、食用級石膏粉1%,剩余部分為丹 參。
通過相關藥理實驗證明,該固體發酵物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鎮痛、抗脂質過氧化、 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促進代謝的作用。
本發明所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則是在該固體發酵物的基礎上制備衍生產品,即是 以黃背木耳固體發酵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而得的口服制劑,如 常規的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散劑、口服液,甚至于緩釋制劑、控釋制劑等后續產品; 或加入食品上可接受的添加劑制備而得的食品或保健食品。制備上述產品是為了方便公 眾對該發酵產物的利用,根據實際需要生產成便利的產品。
本發明所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是提供該固體發酵物的一種制備方法,具體地即采 用固體發酵技術。其培養基質中的碳源和氮源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計為玉米芯3%~78%、 麥麩8%~24%、玉米粉2%、蔗糖1%、食用級石膏粉1%,剩余部分為丹參;其中所 述丹參為粉末;取黃背木耳菌絲體置于培養基質中發酵,在15~25℃的溫度條件下發酵 30~50天得到包含菌絲體及培養基質成分在內的菌質混合物。該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原 料成本低廉易得,還避免了采用液體發酵方式存在的成本較高、耗能大、且易受污染、 不易操作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第四個技術問題是提供該固體發酵物的用途,即是應用于制備具有 活血化瘀、抗炎鎮痛、抗脂質過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促進代謝功效的藥品、保 健食品,該固體發酵物作用廣泛,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黃背木耳固體發酵物,其培養基質包括碳源和氮源成分,在培養基質中加入 丹參,通過丹參對黃背木耳菌絲體生長代謝過程的影響和黃背木耳真菌酶系對丹參改造 在內的雙向性固體發酵后,得到的兼具丹參藥材和黃背木耳真菌功效的菌質發酵產物, 在本申請文件中又稱菌質混合物。
培養基質中加入重量百分比為10~85%的丹參,便于混合,需將丹參粉碎為粉末。 其余物質為碳源和氮源成分,可以采用黃背木耳常用的碳源及氮源成分。根據培養基篩 選實驗顯示,當丹參在培養基質中所占重量配比為10~70%時,黃背木耳菌絲體均能正 常生長,無生長抑制現象,生長速度也無差別。
發明人所采用的固體培養基質中的碳源和氮源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計為玉米芯 3%~78%、麥麩8%~24%、玉米粉2%、蔗糖1%、食用級石膏粉1%,其余成分為丹 參(含量約為10~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陽市食用菌專家大院,未經德陽市食用菌專家大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48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