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獨立智能控制式汽車車架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4869.0 | 申請日: | 2008-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9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宋德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德煊 |
| 主分類號: | B60G17/015 | 分類號: | B60G17/015;B60G1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6100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獨立 智能 控制 汽車 車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車架,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高檔轎車的全液壓獨立控制的獨立智能控制式汽車車架,屬于汽車配件的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中,車架都采用在兩個前輪之間及兩個后輪之間分別安裝橫梁的結構,然后將車箱整體放在兩根橫梁上。在現有汽車中,由于受車架自身的全機械結構的限制,所以其動力傳輸裝置、減震平衡裝置和轉向裝置均采用機械傳動裝置,所以在兩個前車輪和兩個后車輪之間除橫梁外,還有傳動裝置和轉向裝置的硬連接部件,無法實現對各車輪的獨立控制。上述汽車結構帶來的缺陷是:(1)汽車底盤的高低在出廠時被確定,平時根本不可能自由改變,這讓汽車的適應能力明顯不足,所以要應付不同路況,就要購買不同類型的汽車,比如轎車及越野車;(2)由于每個車輪與橫梁的位置固定,所以每個車輪與底盤的相對位置也都是固定的,這樣,在路面不平時,就必然導致車身的傾斜,不但影響舒適度,而且有安全危險;(3)由于不能局部改變車身的高度,在汽車出現側翻現象時無能為力;(4)由于只能通過機械(如彈簧)減震,所以減震效果有限,影響了坐車舒適度;(5)機械傳動比較容易產生振動,磨損也比較大,而且只能實現分級調速,這些都阻礙了汽車工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可輕松實現車體升降、自動平衡的獨立智能控制式汽車車架。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通過車輪承重,包括車架大梁與車輪之間的承重柱,還包括從汽車車箱內的輸出端到車輪之間的所有電子控制裝置、動力傳輸裝置、減震平衡裝置、轉向裝置和剎車裝置;所述車架大梁與各車輪之間的各承重柱之間沒有除大梁以外的其它機械硬連接裝置;所述承重柱由中空的承重橫柱和承重立柱首尾相連而成,承重橫柱的外端與車輪裝置連接,承重立柱包括垂直平行的穩樁與液壓柱;液壓柱由液壓油缸、承重立桿和活塞組成,活塞位于液壓油缸內的中段,承重立桿的一端與活塞固定連接,承重立桿的另一端伸出液壓油缸外,兩個后承重立柱的的液壓柱的承重立桿的另一端與承重橫柱固定連接,在兩個前承重立柱的穩樁的下部安裝有旋轉軸承,在旋轉軸承上方的穩樁上固定安裝有承重橫桿,兩個前承重立柱的液壓柱的承重立桿的另一端與承重橫桿固定連接;所述車架大梁外套于承重立柱,其中,大梁與承重立柱的穩樁為活動套連接,大梁與承重立柱的液壓柱的液壓油缸為固定套連接;所述動力傳輸裝置、減震平衡裝置、轉向裝置和剎車裝置均采用液壓傳動裝置。
在上述承重立柱的液壓柱中,液壓油缸、承重立桿和活塞組成了一個相對移動立柱,由于承重立桿的下端固定,所以當改變液壓油缸內活塞兩邊的液壓油含量時,活塞的位置即高度就會發生改變,而實際上活塞是與承重立桿固定連接的,所以活塞離地面的高度是固定不變的,相對來說,當改變液壓油缸內活塞兩邊的液壓油含量時,液壓油缸離地面的高度就會改變。而在上結構中,車架大梁固定外套于承重立柱的液壓油缸上,所以,通過改變液壓油缸內活塞兩邊的液壓油含量,就可以改變液壓油缸離地面的高度,從而改變與該承重立柱連接的大梁離地面的高度。這為整體及局部調整車身高度提供了最理想的結構。
本發明各局部裝置的具體結構如下:
所述電子控制裝置為:包括智能中央控制器,在每個承重立柱的上方分別安裝有玲瓏水平儀,玲瓏水平儀的信號輸出端通過電線與智能中央控制器連接,智能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電線與電控多路換向閥的信號輸入端連接,電控多路換向閥的油管輸入端與汽車發動機油泵的輸出端連接,電控多路換向閥的四組油管輸出端分別通過送油管與四個承重立柱的液壓柱的液壓油缸的上、下兩個主油管輸入端連接,液壓油缸的上、下兩個主油管輸入端的內端口分別位于液壓油缸內的活塞的兩邊。一旦車身發生傾斜,玲瓏水平儀就會把車身傾斜的信號傳給智能中央控制器,智能中央控制器根據計算結果,把精確的控制信息傳給電控多路換向閥,電控多路換向閥根據接收道德指令信息,通過改變承重立柱的液壓柱的液壓油缸內活塞兩邊的油量來改變與不同承重立柱連接的大梁的高度,完成自動平衡的功能。比如快要發生側翻時,本發明就能通過上述過程將外側一前一后兩個承重立柱對應的大梁提高,可有效防止側翻的發生。另外,司機也可主動向智能中央控制器發出指令,以達到整體或局部改變車身高度的目的,以適應不同路面,或應對不同臨時狀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德煊,未經宋德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48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