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磁核殼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9399.0 | 申請日: | 2008-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302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聶立波;張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9/24 | 分類號: | B22F9/24;H01F1/09;C04B35/628;A61K49/06;A61K4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275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磁核殼 納米 粒子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復合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金磁核殼納米粒子(即Fe3O4@Au(四氧化三鐵磁核包被外層金殼)核-殼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磁性納米粒子是在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材料,當磁性納米顆粒為20nm以下時,呈現超順磁性。磁性納米粒子為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提供了多種可能,在生物分離、靶向給藥、熱療及磁共振成像(MRI)對比劑等當面均有廣泛的應用。
金納米粒子具有優良的電學、光學性質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與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肽)穩定結合,在分子識別和生物標記方面有廣泛應用。
近年來,納米金的另外一種獨特的物理性質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一定尺寸的納米金在近紅外區(人體組織的透射窗口)具有強烈吸收,通過吸收體外的近紅外輻射,引起溫度升高,使納米金成為理想的光熱轉換的藥物載體。納米金與溫敏載藥高分子結合后,納米金可作為加熱溫敏聚合物的“開關”,使藥物的精確控釋成為可能。
將磁性粒子與金粒子結合起來的金-磁復合粒子,由于兼具了納米磁與納米金的優點而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已成為研究的熱點。當前制備Fe3O4@Au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原位還原法,即在Fe3O4的存在下,通過氯金酸在Fe3O4表面原位還原,制備得到核殼結構的Fe3O4@Au磁性復合粒子,所用的還原劑一般為羥氨,檸檬酸鈉,硼氫化納等還原劑。專利CN101108423公開了一種利用超聲在Fe3O4粒子表面用檸檬酸鈉原位還原金的方法,專利CN101145425公開了一種在Fe3O4粒子表面用鹽酸羥氨還原金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制備的Fe3O4@Au復合納米粒子,表面沒有可反應的功能性基團,如果要進一步與其它材料復合,必須對粒子表面重新進行改性。事實上這些粒子的應用也常常局限于將納米金表面僅僅作為與生物分子結合的載體,對納米金的其它性能應用得不夠全面。
目前,隨著生物醫學材料的應用與需求不斷發展,無機納米粒子與有機高分子雜化材料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機/無機雜化材料兼具了無機粒子與有機高分子材料各自的優點,在生物相容性、多重響應性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都有獨特的優勢,已成為生物醫用材料發展的方向之一。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磁核殼納米粒子(即Fe3O4@Au核-殼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制備分散性好、飽和磁化強度高的Fe3O4@Au核-殼復合粒子,該粒子表面具有可聚合基團,可為進一步制備無機/有機雜化粒子提供反應平臺。該粒子不但具有磁響應功能,而且可與多種聚合物單體反應,在粒子表面進一步包覆高分子層,這為拓展復合粒子的應用提供了廣泛的可能,在靶向藥物控釋、熱療、蛋白質與酶的分離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首先采用化學共沉淀法制備磁性Fe3O4納米粒子,并用硅烷偶聯劑對磁性Fe3O4粒子表面進行改性,然后以改性的磁性Fe3O4納米粒子為種子,以油胺為還原劑,在超聲條件下將金離子在磁性納米粒子表面還原為單質金,制備得到Fe3O4@Au核-殼復合納米粒子。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方案實現:一種金磁復合納米粒子(即Fe3O4@Au核-殼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93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同軸多輸出脈動式無級變速器
- 下一篇:無氣體阻尼彈性定位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