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抗菌塑料制品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0363.6 | 申請日: | 2008-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5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漢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漢洲 |
| 主分類號: | C08L101/00 | 分類號: | C08L101/00;C08K3/08;B29B9/1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9300安徽省天長***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抗菌 塑料制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塑料制品,具體是一種具有抗菌功能的塑料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塑料制品應用十分廣泛,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產品包裝、辦公家居、設備部件等等。現有的塑料制品均沒有自抗菌功能,這些塑料制品上往往附著了很多細菌,危害人群的健康。
納米銀的抗菌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納米銀顆粒能直接進入菌體與氧代謝酶(-SH)結合,使菌體窒息而死;能和細菌細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應,產生可塑性化合物,阻止病菌活動,殺死病菌;銀可以和病原體的DNA結合,導致細菌DNA結構變異,抑制了DNA復制,導致病菌失去了活力。這種獨特的作用機制,可殺死與其接觸的大多數細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
納米銀對耐藥病原菌,如:耐藥大腸桿菌、耐藥金葡萄球菌、耐藥綠膿桿菌、化膿鏈球菌、耐藥腸球菌、厭氧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燒燙傷及創傷表面常見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G+、G-致病菌等均有殺菌作用;對沙眼衣原體、性傳播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強大的殺菌作用。
納米銀在塑料制品上的應用途徑,主要是將納米銀兌水后,用于擦洗塑料制品表面,以殺滅塑料表面附著的細菌。但這種殺菌作用不能持久,經常用納米銀溶液對塑料制品進行清洗,清洗成本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抗菌塑料制品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在塑料顆粒中添加納米銀材料,使得由此塑料顆粒制備的塑料制品具有持久的抗菌作用。
本發明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納米抗菌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在其材質塑料中均勻分布有納米銀顆粒。塑料中納米銀顆粒的含量為20-100ppm。
前述納米抗菌塑料制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納米銀溶液噴灑到塑料顆粒上,放進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進行干燥,然后以該塑料顆粒為原料生產出塑料制品。
本發明的塑料制品具有以下優點:
1、制品表面抗菌率高,達到99%以上,能阻止有害菌的傳播。
2、抗菌的廣譜性,可抗650種細菌,前對有益菌無害;抗菌速度快,可以6秒鐘內使細菌失去活性,并快速殺死,不會產生抗藥性。
3、持久的抗菌效果,由于銀離了化學性質穩定,可以持續抗菌。使用抗菌塑料薄膜包裝時,可延長食品、飲料藥品的保質期,蔬菜的保鮮期。
4、具有除臭功能,有效祛除細菌引起的異味,有效率達80%,釋放紅外線促時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有益健康。
5、高穩定性,在高溫下有超強的穩定性,能承受1400℃高溫,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與各種產品的兼容性很好。
具體實施方式
將20-50ppm納米銀溶液,按每噸塑料顆粒1-5%的比例,將納米銀溶液用噴槍噴到塑料顆粒上,再放進攪拌機內攪拌10分鐘,再放用干燥機80℃干燥,上述方法適合于所有塑料制品的顆粒處理,生產出抗菌功能的塑料制品,如各種生活、辦公、工業用品,如食品、醫藥包裝膜,餐桌、坐椅、扶手,筐籃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漢洲,未經陳漢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03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