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脹管機用脹管頭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0671.0 | 申請日: | 2008-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4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忠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忠林 |
| 主分類號: | B21D39/20 | 分類號: | B21D39/20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曲寶威 |
| 地址: | 116000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脹管機用脹管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型涉及一種脹管裝置,特別是一種脹管機用脹管頭,主要是利用本裝置將換熱器上的換熱管與管板脹緊,使其牢固密封。
背景技術
換熱器中有若干個平行設置的換熱管,換熱管的端頭與管板連接,安裝時將換熱管端頭插入管板上的孔內,再利用與脹管機相接的脹管頭對換熱管進行擴脹,使其與管板緊密連接,既起到了固定連接的作用,又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參看圖1)?,F有的脹管頭擴脹效果不好,換熱管與管板之間時常出現滲漏現象,最終使管程與殼程內的不同介質部分混合;有的在管板上襯有耐腐蝕襯板,滲漏時,也可導致管程內的介質進入襯板與管板之間,造成對管板的腐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脹管效果好、換熱管與管板之間穩定牢固、在連接處無介質滲漏現象的脹管機用脹管頭,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脹管機用脹管頭,它包括轉管10,在轉管10的內側設有錐形的芯軸11,在轉管10的側壁上圓周均勻分布的設有至少兩個縱向長孔,每個長孔內裝有滾柱15。
本發明的脹管機用脹管頭,其中所述的轉管10上的長孔外側邊處設有擋邊27。
本發明的脹管機用脹管頭,其中所述的滾柱15的端頭接有滾球14,滾球14位于轉管10上的球孔內,所述的芯軸11的錐角B的度數為3°~5°,在轉管10的端頭有套在芯軸11上的擋板13并由螺栓12連接。
本發明的脹管機用脹管頭,其中所述的轉管10的端頭接有錐管16,所述的滾柱15和裝入滾柱15的長孔設在所述錐管16上,所述的錐管16的錐角A的度數為50°~70°,所述的芯軸11的端頭呈錐狀,其錐角與錐管16的錐角A的度數一致。
本發明的脹管機用脹管頭,由于在轉管10上的長孔內有滾柱15,且長孔外側邊有擋邊27,脹管時,將本脹管頭置于換熱管內孔中,與脹管機相接的芯軸11外錐面頂靠滾柱15使滾柱15擠壓換熱管1的內側,轉管被脹管機帶動轉動,滾柱15可在換熱管1的內孔滾動并徑向擠壓,使換熱管1與管板2牢固連接;由于有滾球14的存在,可將位于管板側邊處的換熱管擠壓出凸起4,使換熱管與管板2之間的密封更加嚴密,在工作中不發生介質滲漏現象;由于在轉管10的端頭接有錐管16,利用錐管上的滾柱可對換熱管1的端口進行翻邊,使換熱管1的端口形成向外翻轉的翻邊5,進一步起到了密封、牢固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換熱管與管板之間的連接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熱管與管板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實施例1中轉管10、芯軸11、滾柱15、滾球14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的A-A斷面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2中轉管10、芯軸11、錐管16、滾柱15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的B-B斷面示意圖;
圖7、圖8、圖9均為本脹管頭的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3、4所示:10為轉管,在轉管10的內側設有錐形的芯軸11,在轉管10的側壁上圓周均勻分布的設有叁個縱向長孔,每個長孔內裝有滾柱15。滾柱15的端頭連接有滾球14,滾球14位于轉管10上的球孔內,芯軸11的錐角B的度數控制在3°~5°之間,在轉管10的端頭有套在芯軸11上的擋板13并由螺栓12連接。轉管10上的長孔外側邊處設有擋邊27,可防止滾柱15向外脫落。
如圖7、2所示:使用時,通過芯軸11和轉管10與液壓脹管機23相連接,由電源裝置24及液壓驅動裝置22驅動,將本裝置的脹管頭裝入換熱管1內,通過轉管10的轉動可對換熱管1進行擴脹,使其與管板2緊密結合,并在換熱管1上位于管板2的側面處形成凸起4,增加連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也可利用由機械驅動裝置21驅動機械脹管機25(參看圖8)進行擴脹,還可利用手動脹管機26(參看圖9)進行擴脹。
實施例2:如圖5、6所示:與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轉管10的端頭接有錐管16,三個滾柱15和裝入滾柱15的長孔均勻公布在錐管16的錐面上,錐管16的錐角A的度數控制在50°~70°之間,芯軸11的端頭呈錐狀,其錐角與錐管16的錐角A的度數一致。利用本裝置可對換熱管1進行翻邊處理,使換熱管1的端口向外側翻卷形成翻邊5(參看圖2),使換熱管1與管板2和襯板3更為牢固和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忠林,未經張忠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06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