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止車輛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8468.0 | 申請日: | 2007-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866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斌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王力車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15/00 | 分類號: | E05B15/00;B62H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房士銘 |
| 地址: | 3213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止 車輛 裝置 操作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車輛的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這種機構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誤操作而導致的交通事故。
背景技術
具有中控裝置的車輛,在停放時需要通過中控裝置將車輪或轉向機構鎖定以達到防盜的目的,然而,這種具有中控裝置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如果發生誤操作,將中控裝置碰到鎖定狀態,而使車輪或轉向機構被鎖定時則會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為了避免由于誤操作而造成的各種損害,人們想出了很多解決的辦法,但大都是通過改變鎖內部的結構來達到防止誤操作的功能,如在專利文獻CN2604489Y中公開了一種固定式編碼防誤鎖,所述防誤鎖包括一個機械閉鎖機構和一個狀態識別機構,其中,機械閉鎖機構包括一個鎖桿,鎖桿上具有鎖舌單向卡槽,鎖桿上還裝有彈簧,鎖體內有一個與鎖舌孔垂直連通且貫穿鎖體的鎖桿孔,鎖桿孔內有鎖桿彈簧限位臺階,所述狀態識別機構由位于擋塊孔中的擋塊彈簧、位于鎖桿上的擋塊定位凹缺組成,擋塊孔與鎖桿孔和定位桿孔相互垂直連通,擋塊朝向定位桿孔的端面上具有高度稍大于定位桿孔徑的缺口,由于上述機構所述固定編碼防誤鎖實現了防止誤操作的功能,然而,如果將這種固定式編碼防誤鎖用于具有中控裝置的車輛,就非常不適宜了,存在諸如鎖內零部件多、操作復雜、裝配麻煩且成本高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的防止車輛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車輛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鎖套上,與所述鎖套的軸線平行地成型有一個滑道孔;在所述滑道孔朝向鎖芯的一側開有一個與鎖芯安裝孔貫通的彈子孔;在所述鎖芯的側壁上成型有一個鎖定凹,所述鎖定凹位于所述鎖芯在施放位置時與所述彈子孔對應的位置;一個操作桿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滑道孔中,所述操作桿朝向所述鎖芯的一例成型有一個釋放槽,所述操作桿受到一個使所述釋放槽偏離所述彈子孔的偏壓力;一個彈子設置在所述彈子孔中,所述彈子沿所述彈子孔軸向的尺寸適于當彈子卡在所述彈子孔和鎖定凹之間時,所述操作桿處于未被鎖定狀態,也適于當彈子卡在彈子孔和釋放槽之間時,所述鎖套和鎖芯處于未被鎖閉狀態。
所述滑道孔為一個盲孔,在所述滑道孔的盲端與所述操作桿的內側端之間設置有一個對所述操作桿施加偏壓力彈簧。
所述滑道孔的一端設置有一個凸臺,在所述凸臺與所述操作桿的內側端之間設置有一個對所述操作桿施加偏壓力的彈簧。
所述彈簧為推力彈簧。
所述操作桿與所述鎖套之間設置有限位機構。
所述鎖定凹的形狀為一個上底窄、下底寬的圓臺形。
所述釋放槽為一個圓滑過渡的凹槽。
所述彈子為一個鋼球。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對所述彈子孔、鎖定凹與釋放槽位置的設定及對所述彈子的尺寸的設定,使得所述彈子在中控裝置處于開啟狀態時能鎖定鎖芯和鎖套,從而避免了由于誤操作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防止車輛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結構簡單,裝配和操作簡便,而且加工成本比較低,非常適合于推廣。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被更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車輛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將鎖芯鎖定時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車輛中控裝置誤操作的機構解除對鎖芯的鎖定時的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鎖套、2-滑道孔、3-鎖芯、4-彈子孔、5-彈子、6-鎖定凹、7-操作桿、8-推力彈簧、9-釋放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王力車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王力車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84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化預付電費系統
- 下一篇:浮筏式渦輪流水推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