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軟水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143721.3 | 申請日: | 2007-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11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滿;費秀魯;劉福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滿 |
| 主分類號: | C02F1/42 | 分類號: | C02F1/42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淑榮 |
| 地址: | 163454黑龍江省大慶***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軟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領域一種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軟水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chǎn)中,石油、化工、制藥、食品、鍋爐給水等行業(yè)均用到離子交換器進行水質軟化處理,離子交換器在運行或再生過程中必須保持樹脂層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樹脂層發(fā)生擾動就會破壞樹脂工況,致使出水水質惡化,這種現(xiàn)象稱為亂層。在離子交換器中,順流再生不易發(fā)生亂層,而逆流再生時,如果操作不當,進水量大,流速快,經(jīng)常出現(xiàn)由此造成的亂層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主要反應為樹脂層存在空氣,至使反沖洗水偏流,給樹脂還原帶來一定困難。解決這一問題,常常是把樹脂從交換器中掏出來,再重新裝進去,失效的和沒失效的樹脂混在一起,樹脂工況不好,不容易還原,增加鹽耗,影響出水水質,浪費時間,又浪費人力,給生產(chǎn)帶來了影響。再一就是進水管的位置和進水方式都集中于離子交換器的中部,形成一定寬度的交換帶,離子交換器內水力工況不好,產(chǎn)生死角,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樹脂的交換或還原不均勻,至使樹脂出現(xiàn)板結、或被鹽泥包裹、抱團、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或有過度還原現(xiàn)象發(fā)生,樹脂利用率低,再生劑利用率也低。有的生產(chǎn)單位認為,再生劑的量愈大,樹脂的再生程度愈高,于是就用大量的再生劑來完成還原過程,但這種關系并非是線性上升的,造成再生劑的浪費。
近年來,全自動軟化水裝置的出現(xiàn),確實給生產(chǎn)帶來了一定的方便,減少了勞動強度,但樹脂還原時的亂層現(xiàn)象還是沒有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軟水器,該裝置能夠加強樹脂活化還原速度,解決了軟水器進水分布不均勻、水流速不穩(wěn)的問題,確保軟水器在反洗過程中進水流速平穩(wěn)、水量分配均勻、無死角,不出現(xiàn)偏流現(xiàn)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新型軟水器包括罐體,罐體內下部有立柱,立柱沿圓周方向固定有葉片,葉片的另一端固定在罐體內壁上。
上述的置于罐體內下部中心的立柱下端面固定在傘形蓋上,傘形蓋下面有至少兩個支撐柱,支撐柱的下端固定在罐體底部;相鄰兩個葉片之間間隔15度角,葉片根部與水平面成30度角,相鄰兩個葉片之間在根部間隔8mm;立柱上方的罐體內壁上固定有支撐環(huán),支撐環(huán)上設有“弓”形篩板,“弓”形篩板上有一排排孔;“弓”形篩板上有濾網(wǎng)且其周邊卡扣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當離子交換器中的樹脂失效應進行反洗再生時,再生劑首先接觸的是失效程度最低的樹脂層,雖然該層Ca2+、Mg2+等飽和型樹脂相對少一些,但再生劑中有大量的Na+,再生推動力大,置換反應向再生方向進行。隨著再生劑向上流動,再生劑中的Na+濃度逐漸減少所接觸樹脂的失效程度也逐漸升高,故再生推動力仍很大,使置換反應一直進行下去。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反洗再生的進水方式,將原來的集中進水改為多點均勻進水,使水全面、均勻地從底部向上運行,樹脂層的各個位置的得水一致,消除樹脂間的空氣、樹脂抱團、板結,死角中的樹脂得到充分的轉換,既改變了原來一定的樹脂交換帶的狀態(tài),又保證樹脂與再生劑的置換反應充分,提高再生效率,提高反沖洗速度,也提高了樹脂的利用率;由原來的70%-75%提高到85%-90%,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中葉片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2-葉片,3-出液口,4-樹脂層,5-濾網(wǎng),6-“弓”形篩板,7-傘形蓋,8-支撐環(huán),9-立柱,10-支撐柱,11-進液口,12-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該新型軟水器包括罐體1,罐體1內下部中心處有立柱9,立柱9沿圓周方向固定有葉片2,葉片2的另一端固定在罐體1內壁上。相鄰兩個葉片2之間間隔15度,葉片2與水平面成30度角;立柱9及葉片2組成一個相當于水流轉換器,共同組成進水通道,罐體1底部進水通過葉片2這個轉換器改變水的流動方向,降低反沖洗時的流速,延長再生液與樹脂的接觸時間,保證交換反應的進行。立柱9下端面固定在傘形蓋7上,傘形蓋7下面有至少兩個支撐柱10,支撐柱10的下端固定在罐體1底部。
葉片2上方的罐體1內壁上固定有支撐環(huán)8,支撐環(huán)8上設有“弓”形篩板6,“弓”形篩板6上有一排排孔12。“弓”形篩板6上有濾網(wǎng)5且其周邊與“弓”形篩板6卡扣在一起。“弓”形篩板6和濾網(wǎng)5起到進水均勻,壓力平穩(wěn)的作用,增加樹脂活化還原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滿,未經(jīng)王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37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