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動機合箱體與裝配夾具自動擰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3673.1 | 申請日: | 200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061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蔡廷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6 | 分類號: | 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華 |
| 地址: | 400039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箱體 裝配 夾具 自動 擰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擰緊裝置,具體指發動機合箱后形成的合箱體與裝配夾具自動擰緊裝置。
背景技術
發動機合箱后形成合箱體,然后把合箱體放在裝配夾具上,再通過螺栓(螺栓已事先固定在夾具上)將合箱體發動機掛孔與裝配夾具固定在一起,隨流水線行走由工人完成余下的裝配工作。傳統的擰緊螺栓的方法是手工完成的,由操作者控制氣動槍擰動螺栓。發動機裝配完畢,合箱體下夾具時需要把螺栓擰松,也是由人工通過氣動槍完成的。這種依靠人工擰緊、擰松螺栓的方法效率低,或者工人工作節奏快,勞動強度大,或者需要增加工位和人力投入。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合箱后形成的合箱體與裝配夾具自動擰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發動機合箱體與裝配夾具自動擰緊裝置,它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在機架上設有與裝配線垂直的水平軌道,軌道上設有可沿軌道滑行的底板,底板上設有動力機構,在底板上設有支撐件,支撐件上安裝有擰緊頭和氣動槍,擰緊頭位于機架前部與裝配夾具上的螺栓對應,擰緊頭和氣動槍通過聯軸器連接,所述動力機構和氣動槍與電控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底板上設有左右平移軌道,左右平移軌道上套設有順應彈簧,支撐件通過連接板設于左右平移軌道上,連接板可沿左右平移軌道左右平移。連接板前部的支撐件通過豎向彈簧活動設置于連接板上。左右平移軌道及其上套設的順應彈簧以及豎向彈簧共同構成萬向對接順應機構,
在連接板上設有罩箱,氣動槍、聯軸器和支撐件位于罩箱內。罩箱前端設有與夾具上檢測頭對應的接近開關,接近開關與電控系統連接。
本實用新型安裝在裝配線一側,與工位相對。當夾具到位時,電控系統首先控制動力機構動作,由動力機構推動底板使擰緊頭往夾具方向移動,擰緊頭移動到位時正好處于可以擰動緊固螺栓的位置,然后氣動槍在電控系統作用下帶動擰緊頭轉動,自動完成發動機合箱體與裝配夾具螺栓擰緊過程。萬向對接順應機構的設置,即使擰緊頭與緊固螺栓位置略有偏差,也能夠在擰緊過程中自動對正,保證工作可靠。
本實用新型自動化程度高,完全可以代替人的勞動,從而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了裝配線人力投入,且工作可靠,效率高。不僅適合發動機合箱體上夾具,也可用于發動機合箱體下夾具,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從圖上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機架的四根支撐腿以螺紋方式高度可調。機架1采用鋁型材,安裝在裝配線2一側,與工位相對。在機架1上設有與裝配線2垂直的水平軌道3,軌道3上設有可沿軌道滑行的底板4,底板4和水平軌道3以軸和軸承的方式結合。底板4后部帶有動力機構。在底板4上設有支撐件5,支撐件5上安裝有擰緊頭6和氣動槍7,擰緊頭6位于機架1前部與裝配夾具上的緊固螺栓對應,擰緊頭6和氣動槍7通過聯軸器8連接,所述動力機構和氣動槍7與電控系統9連接。
上述機架的四根支撐腿只能實現擰緊頭高度方向粗調,為了進行細調,本實用新型在機架1上設有高度調節機構,高度調節機構上設有調節板10,水平軌道3設置在調節板10上,通過高度調節機構可以調整調節板10的高度以適應夾具上螺栓的高度。所述高度調節機構為轉盤11和與之固定在一起的調節螺栓12,通過轉動轉盤11,可以使螺栓12上升或下降,從而頂著調節板10上升或調節板隨螺栓下降。由于轉盤11直徑較大,它能夠實現小角度的轉動,實現高度微調。
為了使每一次工作擰緊頭6都能準確地對正夾具上的緊固螺栓,本實用新型設有萬向對接順應機構,萬向對接順應機構包括左右對接機構和上下對接機構。其中左右對接機構包括左右平移軌道13,左右平移軌道13設置在底板4上與裝配線2平行,左右平移軌道13上套設有順應彈簧。支撐件5通過連接板14設于左右平移軌道13上,連接板14可沿左右平移軌道13左右平移。上下對接機構為豎向彈簧15,豎向彈簧15設置于連接板14上將連接板前部的支撐件5活動支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6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