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腳踏鼠標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1278.X | 申請日: | 2007-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52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東 |
| 主分類號: | G06F3/033 | 分類號: | 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腳踏 鼠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腦輔助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通過腳部控制進行電腦操控的新型鼠標。
【背景技術】
鼠標是最常用的計算機部件,已有的鼠標器由上下殼體、左右按鍵、左右微動開關。小球、坐標(X與Y軸)滾輪和鼠標控制電路板等組成,左右按鍵位于上殼體的前方左右部位。當人們用手操作鼠標時,有許多不符合人的正常機體活動功能的姿勢與動作,經常且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人體極易產生不適,甚至造成病變。單手操作鼠標時,上半身傾斜,重心偏移,特別是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極易造成脊椎與胸部肋骨發育不正常,脊椎彎曲,肋骨畸形,這方面的醫學報道屢見不鮮。另外還有一些使用者或者使用場合中不適合使用常見的手動鼠標進行操作。例如:音樂演奏者在使用電腦顯示樂譜的時候,一般演奏的過程都會占用雙手,所以無論使用電腦顯示還是手動翻頁都會影響到正常的演奏。再有就是一些手部有殘疾的人在無法正常使用現有的鼠標,所以無法進行電腦使用和操作。鑒于上述的這種情況,在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查工作之后,發現這個現象一直存在在行業之中,但是始終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腳部控制鼠標操控電腦的新型鼠標,尤其是一種可以利用雙腳進行控制的一種操作方便,可以不需占用手部進行電腦操作的新型鼠標。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以下技術內容:一種腳踏鼠標,是在現有的鼠標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主要獨立的兩個部分組成,其中之一是通過數據線與電腦連接的帶有按鍵的腳踏控制器,另外一部分為鼠標指針控制器,上述的兩個部分之間通過數據線連接。
所述的腳踏控制器上設有控制鼠標的多個按鍵,其中包括至少一個可以自行設定功能的快捷鍵,兩個確認鍵實現鼠標的左右按鍵功能,一個滾輪用于翻動互聯網頁面,和一個功能切換鍵。
所述的功能切換鍵采用分別具有至少兩個停留位置,在上述的每一個位置可以設定上述的多個按鍵具備不同的功能。
所述的按鍵中還包括一個單擊確認鍵實現鼠標雙擊確認的功能。
所述的功能切換按鍵可以將快捷鍵和兩個確認鍵的功能設定為自定義的快捷鍵。
所述的鼠標指針控制器包括設置在外殼中的光學感應器、光學透鏡、發光二極管,另外在鼠標的外殼上還設置由用于連接數據線的接線端子。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腳踏鼠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鼠標指針控制器的外殼形狀類似于鞋形且固定有彈性固定帶。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解決方案,本實用新型獲得了以下技術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鼠標的控制部分和指針移動部分分別設置在兩個部件的結構,實現了人通過使用雙腳同時操控鼠標的目的。因為人的腳部動作能力,遠遠不如手部的動作靈活,所以通過雙腳同時控制鼠標,使用者可以更加輕松方便的控制鼠標;另外通過設置推拉式的功能切換鍵,使得設置在上述的腳踏控制器上的有限的控制按鍵,通過上述的功能切換鍵成倍的增加腳踏控制器的控制能力;通過在腳踏控制器上設置一個單擊確認鍵,使得使用者中動作比較慢的人群,例如:老人、小孩等可以不必使用雙擊的確認的功能,而直接使用該按鍵對所選擇的項目進行確認;通過在指針控制器上設置一個彈性固定帶,可以使上述的指針控制器可以方便的固定在腳部,用以實現控制屏幕上的指針移動。總之,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分體式的結構,將鼠標分解成兩個部分,通過雙腳分別控制鼠標的部分功能,從而彌補腳部靈活程度不足的問題,另外通過設置功能切換鍵和單擊確認鍵來進一步的提供腳踏鼠標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腳踏控制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腳踏控制器另外一個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指針控制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與圖3相反方向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方框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東,未經李文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12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