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85087.2 | 申請日: | 200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93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良忠;彭三河;劉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工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2C25/00 | 分類號: | A22C25/00;A22C25/02;A22C25/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石堅 |
| 地址: | 430023湖北省武漢市漢口***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魚鱗 內臟 加工 機械 | ||
1.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含有輸送裝置、加工裝置、沖洗裝置,加工裝置和沖洗裝置設置在輸送裝置之上,與輸送裝置之外的固定支撐結構相連接,且與輸送裝置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裝置是裝有固魚齒(1)的輸送帶(3);所述的加工裝置依輸送帶(3)的行進方向設置,依次是去鱗裝置、剖切裝置、撐開裝置、去內臟裝置、擦黑膜裝置;去鱗裝置中有成對設置的可旋轉的去鱗刷(7);剖切裝置中設置有凸輪仿形剖切機構;撐開裝置中設置有魚腹撐開板(13);去內臟裝置中設置有內臟剔除用鏟或爪(15);擦黑膜裝置中設置有擦黑膜刷(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鱗刷(7)為1~3對,每對去鱗刷(7)對稱地設置在輸送帶(3)中心的魚體(9)兩側,去鱗刷(7)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輸送帶(3)上表面之間呈0~180度的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輪仿形剖切機構由凸輪(11)通過連接桿(35)、復位彈簧(12)、微型電機(23)和圓盤切刀(10)連接為一體,凸輪(11)還與傳動輪(38)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魚腹撐開板(13)是對稱設置于輸送帶(3)中心線兩側的一對薄板,其后端尖銳部分相互鄰接,其前端分開,形成“V”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鏟或爪(15)的連接桿(28)上帶有緩沖彈簧(27),鏟(15)呈“L”形,其底部呈弧形,前端略上翹并帶有齒狀結構(30);爪(15)呈直叉匙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擦黑膜刷(19)的外形為倒錐形、球形、或橢圓球形,其上端中央設置有可調螺桿軸(3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魚齒(1)成對設置,其相互之間的距離可調節,其與魚體(9)接觸的面上設置有齒狀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輪仿形剖切機構雙側設置有一對魚身定位板(8),圓盤切刀(10)的中心線投影與上述魚身定位板(8)的對稱中心線重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鏟或爪(15)設置有內臟剔除鏟或爪(15)的清理裝置;清理裝置由凸輪(11)上的突起施力棒(24)通過連接鋼絲(41)與清理匙(16)相連接,連接鋼絲(41)還與復位彈簧(42)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種處理魚鱗、內臟、黑膜的魚加工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擦黑膜刷(19)兩側設置有角度可調節的魚片支承板(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工業學院,未經武漢工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8508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