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過濾式除塵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10368.1 | 申請日: | 2007-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5104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金星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萬友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發 |
| 地址: | 116001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濾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式除塵裝置,其包括電動機、葉輪、過濾材料和箱體。
背景技術
公知的過濾式除塵裝置,主要由箱體、過濾材料、離心風機構成,離心風機包括電機和多葉片葉輪。通常離心風機葉輪上葉片的形式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前傾式、徑向式和后傾式三種。目前,除塵裝置多采用徑向式和后傾式葉輪。后傾式葉片的彎曲度較小,而且符合氣體在離心力作用下的運動方向,空氣與葉片之間的撞擊很小,能量損失和噪音較小,效率較高;但后傾式葉片只能使空氣以較低的流速從葉輪甩出,空氣所獲得的動壓較低。因此離心風機的葉輪均為后傾大葉片或徑向大葉片葉輪,葉輪外徑通常大于360mm,制造的過濾式除塵裝置體積大、笨重,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減小了體積,又提高了風量和風壓的過濾式除塵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前傾多葉片葉輪;前傾多葉片葉輪包括葉輪盤,沿葉輪盤外緣、垂直于葉輪盤面、等距離地插裝葉片,葉片橫截面呈弧形,弧形凹陷方向與葉輪工作轉動方向一致;所有弧形葉片的另一側插裝在葉輪環上。
前傾式葉片弧形凹陷方向與葉輪工作轉動方向一致,與空氣在離心力作用下的運動方向相反,空氣與葉片之間撞擊劇烈,能使空氣以較高的流速從葉輪中甩出,從而使空氣在風機產生較大的壓力。噪音可以另采用消音裝置消除。
由于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過濾式除塵裝置結構,對過濾式除塵裝置,尤其是對處理風量10000m3/h以下的單機移動過濾式除塵裝置的設計制造方面有了突破,除塵裝置更輕便、低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過濾式除塵裝置整體構造圖
圖2是沿A’-A視前傾多葉片葉輪透視構造圖
圖3是圖1中的前傾多葉片葉輪構造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過濾式除塵裝置由電動機1、前傾多葉片葉輪2、過濾材料4和箱體5組成;電動機1和前傾多葉片葉輪2裝配成離心風機,前傾多葉片葉輪2通過風機外殼3固定在箱體5上。
如圖2和圖3所示,前傾多葉片葉輪2的結構,包括葉輪盤6,沿葉輪盤6的邊緣、垂直于葉輪盤6盤面、等距離地插裝橫截面呈弧形葉片7,弧形葉片7弧形凹陷方向與葉輪2工作轉動方向一致;弧形葉片7的另一側插裝在葉輪環上8。前傾多葉片葉輪2的外徑為260mm~360mm,高度隨之在30mm~120mm;弧形葉片7每片寬度隨之在20mm~40mm,弧形葉片7數量也隨之在30片~50片。
當過濾式除塵裝置工作時,電機1驅動前傾多葉片葉輪2轉動,如圖2所示的前傾多葉片葉輪2逆時針旋轉,由于弧形葉片7弧形凹陷方向與葉輪2轉動方向一致,與空氣在離心力作用下的運動方向完全相反,葉片7劇烈撞擊空氣,使空氣以較高的流速從葉輪中甩出,從而使空氣在風機出口處獲得較大的靜壓。在風機出口處和前傾多葉片葉輪2中心部形成較高壓差,使混有粉塵的空氣被連續吸入箱體5,經過濾材料4濾除粉塵,清潔空氣通過葉片7以較高的流速和壓力由風機出口排出。
因此在產生相同風量和風壓時,本實用新型過濾式除塵裝置與公知的過濾式除塵裝置的體積可以縮小很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金星,未經王金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103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