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0301.3 | 申請日: | 2007-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0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陸啟飛;劉凌云;王達健;袁志好;徐麗敏;于文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9/12 | 分類號: | C30B29/12;C30B7/10;C09K9/00;C09K11/85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曉榮 |
| 地址: | 300191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光 轉換 氟化物 晶體 生長 方法 | ||
1、一種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長方法包括原料選擇、前驅體溶液配制、水熱處理與洗滌干燥,具體步驟包括:
(1)將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原料溶于濃度為3.5~5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在60~80℃下強烈攪拌10~30min,使其充分溶解形成0.2~0.8mol/l硝酸釔溶液;
(2)將絡合劑加入上述步驟(1)所制得的溶液中,然后充分攪拌,調節混合溶液的pH值為0.7~2,使其形成絡合物,其中Y3+與絡合劑的摩爾比為1∶1~4;
(3)按照Y3+/F-=1∶4~5的化學計量比配制NaF溶液,將其逐滴加入到上述步驟(2)形成的溶液中并強烈攪拌,調節最終混合溶液pH值至3~3.5;
(4)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溶液放入聚四氟乙烯內襯的高壓釜中,置入烘箱內180~220℃下加熱3~24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5)離心分離沉淀物并以去離子水及乙醇進行超聲洗滌,在50~70℃真空干燥2~5h,得到立方相或六方相的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紅外光上轉換納米晶的稀土離子(Y3+)源采用:稀土硝酸鹽、稀土氧化物或稀土氯化物可溶于水或乙醇的稀土化合物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氟離子源采用:氟化鈉或者氟化鈉與氟化氫氨的組合物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其特正在于所述絡合劑為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檸檬酸鈉或十二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采用加熱攪拌或超聲10~30min的方式輔助稀土離子溶液的絡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光上轉換氟化物晶體的水熱生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是以去離子水及乙醇、丙酮依次多次洗滌,真空干燥得到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理工大學,未經天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030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